11月24日,自然資源部與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同簽署《自然資源部 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建國家海洋綜合試驗場(珠海)協議》,這標志著國家海洋綜合試驗場(珠海)正式落戶廣東。
廣東是海洋大省,瀕臨南海、毗鄰港澳,海洋科技創新活躍,海洋工程裝備、海上風電、海洋電子信息等海洋新興產業發展迅猛。全省已基本形成行業門類齊全、優勢產業突出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2021年全省海洋生產總值達1.99萬億元,連續27年穩居全國首位,具備建設國家海洋綜合試驗場的基礎條件。
珠海萬山建設試驗場的地理和海洋資源條件優越。此前,國家海洋局在珠海萬山規劃建設海洋能海洋試驗場。經過多年建設,珠海萬山波浪能試驗場初具規模,已開展多項波浪能技術示范工程建設。此次依托萬山試驗場建設國家級綜合性的海洋試驗場,有助于滿足粵港澳大灣區海洋產業發展需求,服務海洋強國和廣東海洋強省建設,在國家整體規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戰略定位。
據了解,自然資源部和廣東省將把珠海試驗場建設成為功能完備、開放共享的世界一流海洋綜合試驗場以及海洋科技創新集中承載區,支撐和服務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