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廣州在“搶機遇 拼經濟 抓發展”主題發布之廣州市一季度重大項目新聞發布會上,率先亮出2023年重大項目建設“任務書”。
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陳旭介紹,2023年廣州擬安排重大項目1722個,總投資超6.5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5261億元,相當于平均每月將超過400億元的投資額。其中,總投資超100億元的項目149個,合計總投資4.06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超10億元項目109個,其中,白云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增芯等9個項目年度投資超50億元。
行穩經濟大船、制造業壓艙,廣州制造業的厚實“家當”正愈做愈強。2022年1—11月,全市制造業投資完成874.6億元,同比增長22.1%,占工業投資比重80.4%,比2021年同期提高6.9個百分點,創歷史新高。圍繞“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重大戰略部署,2023年廣州著力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成鏈集群發展,大力實施“強芯”“亮屏”“融網”“智車”等工程,全年安排產業類項目超800個。
“當前,我們重點推進采埃孚百億級汽車電子工廠、三菱重工燃氣輪機、增芯智能傳感器、芯粵能碳化硅芯片制造項目、TCL華星廣州T9等一批制造業項目落地、建設。”廣州市商務局副局長羅政介紹,廣州通過加強要素保障,強化招投聯動、投引聯動,實施全產業鏈保姆式服務,打通招商項目落地“最后一公里”。
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黃星耀表示,廣州將落實《廣州市加快先進制造業項目投資建設的若干措施》,對制造業項目、產業鏈強鏈補鏈重大項目等采取市財政補貼、股權投資、落戶獎勵、貸款貼息等方式加快項目的落地。
促文旅經濟發展,廣州一批文化基礎設施和產業投資項目建設取得了新進展。“市民朋友關注的廣州文化館、廣州粵劇院新館將在一季度正式開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副局長張勝表示,“同時,我們將立足‘國際一流、國內標桿、灣區核心’的目標,謀劃推進廣州博物館新館、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新館等新一輪重大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廣州將認真抓好抓細抓實重點項目計劃實施,爭取一季度完成年度計劃投資三成左右。”陳旭表示,廣州正充分發揮市推進重大項目穩投資工作領導小組、市重大項目并聯審批要素保障工作專班協調機制的作用,全力推動項目前期工作,力爭廣州至廣州南聯絡線、東風日產新能源產線改造項目等100個項目一季度開工建設,并爭取更多項目納入基礎設施REITs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