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關,河源江東新區古竹鎮雙坑圣女果種植基地內,一串串圣女果掛在繁茂綠葉間,顆顆鮮紅、飽滿圓潤,散發著誘人的光澤,空氣中到處彌漫著陣陣清香,以最甜蜜的模樣等待游客的采擷。
“這是第二茬果子,苗在最佳狀態,果子脆甜多汁,口感滋味特別好。”采摘基地負責人涂世友介紹,“天氣好的話,可以采摘到4月。”
近年來,河源江東新區古竹鎮雙坑村深入推進發展特色農業,持續加大力度厚植現代農業根基,打造圣女果產業和雙坑土雞品牌,推動“一村雙品”項目發展,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撐。目前該村雙坑土雞與圣女果年產值為1.3億元。
“種植基地每年給我們村帶來超30萬元的收入。”雙坑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漢東說,“首先是每年的分紅收入,去年11月,10萬元分紅收入已打到了村集體賬戶。其次是土地租金,目前租金是1000元每畝,每年的收益是20萬元。”此外,種植基地還為雙坑村及周邊村鎮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
雙坑村另一主打產品雙坑土雞也是帶動當地鄉村振興的好幫手。
雙坑村養雞賣雞的歷史已有上百年,但沒有標準,也沒有品牌。2016年,在深圳廣電集團扶貧駐村工作隊幫助下,在當地從事畜牧養殖的“80后”大學生練榮發成立了阿凡提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廣東雙鑫實業有限公司),注冊“古竹雙坑土雞”商標,從原種培育、種蛋孵化、飼料加工、生態養殖技術服務、綜合銷售等方面實現了全方位監控,形成了一套可追溯的管理系統,帶動雙坑村民科學養雞。
張漢東介紹,在深圳廣電集團的幫扶下,雙坑村采取“黨支部+協會(公司、合作社)+貧困戶+基地”新模式,通過黨支部引導貧困戶加入專業合作社,建立合作社種植基地,讓貧困戶當合作社、協會的股東和工人,最大限度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和生產熱情。
經過多年幫扶,雙坑土雞的品牌效應已初步顯現,現有合作養殖戶已發展到100多戶,雙坑土雞存欄60萬羽,土雞和土雞蛋年銷售額達1.2億元,利潤超過8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