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我國首個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國際交易中心(以下簡稱“交易中心”)在深圳正式運營,這意味著粵港澳大灣區又一重大平臺建設取得新進展。交易中心將打造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市場準入新平臺,力爭今年實現銷售額1000億元,到“十四五”末,有望實現銷售規模5000億元。
2022年1月2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發布《關于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放寬市場準入若干特別措施的意見》,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會同深圳市“組建市場化運作的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國際交易中心”。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深圳市人民政府聯合成立交易中心工作指導組推進交易中心建設。2022年6月,中國電子、深圳投控聯合編制了《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國際交易中心建設方案》并上報工作指導組。2022年10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聯合批復建設方案。
2022年12月30日,“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國際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于深圳注冊成立。交易中心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領銜,聯合13家央企、國企和民企共同設立,注冊資本21.28億元,形成國資國企主導,多類型主體共同建設的格局。截至2023年1月31日,交易中心實現交易規模31.1億元。
交易中心的建設,在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服務高端高質高新的現代產業體系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對促進產業鏈供應鏈降本增效、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具有里程碑意義,有望加速國內超大規模市場的資源稟賦優勢向全球市場競爭優勢轉換、為新一輪科技革命提供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