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廣東青年助力高質量發展動員會在廣州召開。會上,團省委正式發布《廣東青年下鄉返鄉興鄉助力“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三年行動》(下稱“三鄉行動”),以服務青年入縣下鄉就業創業為主要抓手,加快形成城市青年下鄉、在外青年返鄉、本土青年興鄉的人才集聚效應。
“三鄉行動”明確,到2025年底,我省將累計組織10萬名青年下鄉幫扶、聯系服務10萬名青年返鄉實踐、培訓服務10萬名青年提升興鄉技能,力爭實現帶動1萬名青年入縣下鄉就業、培育支持1萬名青年縣域創業,通過“三鄉行動”,不斷推動人才回歸、資源回鄉、項目回流,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深化鄉村振興青春建功行動
廣東高校畢業生志愿服務鄉村振興志愿者何藝珊,畢業后來到肇慶四會市黃田鎮文廣旅體服務中心開展志愿服務工作。黃田鎮是廣東柑桔專業鎮,何藝珊和同事們努力多渠道宣傳,幫助農戶增收貢獻力量。
還有很多青年志愿者為鄉村振興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志愿者馮靜裕在入村調研走訪中,與村民交心幫助解決生活困難。服務于惠來縣鰲江鎮的志愿者鄭妙鸞,協助工作隊成功引進水果玉米種植、推動優質水稻種植基地建設。在清遠市佛岡縣龍山鎮的志愿者梁宙,盡心幫助村民進行核查補償工作……廣東連續兩年累計招募5000名大學生到粵東西北開展高校畢業生志愿服務鄉村振興行動,助力駐鎮幫鎮扶村,培訓超2萬“領頭雁”返鄉創業高素質青年農民。
引領青年勇挑重擔
“制造業當家”是廣東錨定未來發展方向的信心決心。創新的基因始終在廣東這片熱土上奔涌,為粵港澳大灣區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青年們的艱苦付出,全面提升了‘EV+ICV’全棧自研能力,并首次實現了自主品牌向合資企業反向輸出技術。”廣汽埃安研發中心電池研發部硅基平臺高級經理顧曉瑜說。
在珠海,中交四航局青年們打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套鋼殼沉管智能澆筑系統,實現單個管節2.9萬方混凝土澆筑2255個艙格時誤差小于5毫米。“要有‘需要什么裝備,就能制造什么裝備’的信心和底氣,將手中的‘施工圖’轉化為大地的‘實景畫’。”中交四航局二公司深中通道項目工程技術部分項主辦陳遠說。
廣東組建2000支青年突擊隊在深中通道、汕汕鐵路等重點工程項目中勇挑重任,開展創新創效創優活動4500余場覆蓋13.2萬人次。
發揮團組織生力軍突擊隊作用
廣東共青團部署“三鄉行動”等重點工作,凝聚青春力量,激勵廣大青年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洪流中踔厲奮發、勇毅前進。
梅州共青團聚焦城鄉協調發展難題,組織高校畢業生志愿服務活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共青團梅州市委員會書記廖瓊慧介紹,梅州現有鄉村振興在崗志愿者631人,已覆蓋104個鄉鎮和100個鄉村學校。
深圳是一座以青年為主體的青春之城,也是一座以企業家為“特產”的創新之都。“我們將開展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深圳青年全球招商大會等重點工作,幫助企業拓寬市場、招才引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在經濟發展的主戰場更好發揮團組織的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團深圳市委書記高大偉表示。
東莞共青團正引領青年聚焦“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的城市新主題。“我們將深入推進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試點建設,加快推動‘青年民生實事’和‘十大青年發展項目’,閉環落實住房保障等青年規劃指標和涉青服務事項。”團東莞市委書記嚴正說。
在珠海,項目建設大熱潮正掀起,越來越多港澳青年投身到高質量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經濟特區的火熱實踐中。團珠海市委書記侯文濤表示,將支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青年組織建設,舉辦珠港澳大學生運動會等系列活動,為港澳青年融入發展“搭臺搭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