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廣州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規劃(2022—2025年)》(下稱《發展規劃》)正式對外發布并印發實施。這是全國首部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主題規劃。
根據《發展規劃》,廣州計劃用5年左右時間,基本建成“灣區制造”引領、全球資源薈萃,錯位互補協同、城鄉生態包容,文商旅體融合、嶺南文化凸顯,自由便利流動、交向互濟共進,面向世界的數智化、時尚化、現代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發展規劃》提出,打造國際大都市“一帶兩區一軸”世界級消費功能核心承載區。
具體而言,將推動100公里珠江兩岸全線貫通,打造珠江世界級消費服務業發展帶;沿珠江前航道建設城市中央活力區,打造能級更高、功能更多、黏度更強的全球高端功能引領地、國際文化旅游消費中心地;充分發揮南沙國家新區、自貿區、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三區”疊加政策優勢以及大灣區中心區位優勢,打造文商旅消費融合創新的南沙濱海新城區,加快構建“5+2+4”的國際知名商圈體系。
針對傳統商圈的轉型,廣州將鼓勵各類傳統商圈特色化、差異化發展,推動一批傳統商圈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首店消費”、夜間消費等新業態,積極引進有引領性的旗艦店、概念店、定制店,引導中華老字號、廣州老字號和特色品牌入駐,提升商圈品牌吸引力和業態活力。
通過產業升級、環境提升,推動特色商圈升級,打造具有廣州范、煙火味的城市級商圈。
在構建產業型、流量型、服務型消費體系方面,《發展規劃》提出,以紡織服飾、美妝日化、珠寶首飾、箱包皮具等特色產業為時尚消費基礎,打造“服飾+美妝+珠寶+箱包”全時尚消費鏈條;構建“一帶三區五圈”全域旅游消費格局;以琶洲為試點,推動會展場館與周邊城區聯動融合,打造展城融合發展區,提高會展客流向消費客流的轉化率。
值得注意的是,《發展規劃》明確,要擴大白云國際機場等口岸免稅店經營規模,支持在廣州東站、南沙國際郵輪母港等口岸開設口岸免稅店;發展保稅展銷體驗消費及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服務,培育打造離境退稅示范街區。
除了強化“硬設施”,還要優化“軟環境”。《發展規劃》提出,要構建適應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要求的制度體系,打造讓國內外消費者舒心的消費環境,加強與香港、澳門地區消費維權組織的交流合作與信息共享,探索建立粵港澳大灣區跨境消費權益共同保護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