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荔林飄香,又到一年荔枝成熟時。5月20日,廣東茂名中國荔枝博物館,中國國際熱作產業大會暨第七屆中國荔枝龍眼產業大會開幕。本次大會以“熱作發展好,世界會更好”為主題,熱作產業主管部門、主產地區、行業組織、龍頭企業、科研院校代表等600多人參會。
今年國際熱作產業大會首次在中國舉辦,也是中國荔枝龍眼產業大會落戶茂名高州的第四個年頭。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之際,此次大會旨在搭建國際熱作產業交流平臺,促進全球熱作產業可持續發展和互利共惠。
“我們希望通過荔枝‘小切口’,帶動更多的熱帶作物發展。”國家荔枝龍眼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陳厚彬在茂名開展荔枝研發和技術推廣工作已超過15年,見證了茂名荔枝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的過程。
數據顯示,全球熱帶地區以4%的土地總面積養活了15%的人口。廣東是中國熱帶亞熱帶作物主產區之一,熱作常年種植面積達2900萬畝,總產量位居全國第一。2022年,廣東省熱作一產產值高達1071億元,熱區水果產值613億元。
當天,大會以視頻形式發布了十大熱帶作物重大技術成果等一批豐碩成果,熱帶農業協同創新戰略合作項目等一批熱作產業合作項目進行了現場簽約。
“此次大會是中國熱作產業的盛事。”廣東省農墾集團公司(農墾總局)黨委書記、董事長(局長)馮彤說,廣東農墾已建立了天然橡膠、木薯酒精等49個境外熱作生產經營項目,將努力為熱作產業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駐華代表屈四喜指出,茂名的荔枝、龍眼等農產品在熱帶農業上具有明顯優勢。他建議,一方面,茂名通過國際交流合作進一步促進農業產品的知名度,帶動增加農民收入;另一方面,要把茂名荔枝產業的發展經驗推廣出去,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提升熱區農業作物的生產能力和帶動效應。
國家荔枝龍眼產業體系調研數據顯示,今年廣東荔枝面積約400萬畝,荔農180萬,預計今年產量179萬噸,占全國一半多。從5月中下旬開始,廣東從粵西到珠三角,將輪動進入五六十天的荔枝銷售期。
“做強荔枝生產、加工、銷售全產業鏈條”“帶動熱作產業全鏈條各環節生產效率的提高”……會場內,專家、企業家共商產業發展大計。
采摘、分揀、打包……會場外,高州市根子鎮柏橋村大大小小的荔枝園里一派繁忙景象。“嘗一口荔枝,收獲夏日的甜蜜!”荔枝樹下,村民何清正架著手機進行帶貨直播。
發展縣域富民產業,是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舉措。
“廣東要立足荔枝、龍眼等特色產業資源優勢,努力寫好‘土特產’這篇大文章。”華南農業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鄧淵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