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陽臺山隧道、深莞隧道等開始進洞施工,標志著深江鐵路深圳段建設進入全面提速階段。建成通車后,深圳與江門將實現1小時內通達。
東起深圳,西至江門。深江鐵路相當于在珠江口“A”字形交通骨架之間,添上了關鍵一“橫”,為珠江口兩岸合作空間帶來歷史性的突破和提升。
迎風而上,江門在銀湖灣濱海新區高水平規劃建設深江經濟合作區,推動實現跨市戰略組合布局,推動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發展取得新突破。伶仃洋上,深江兩地深度合作,激起了新的浪花。
東西牽手
探路跨市互補合作新模式
近日,江門市委十四屆五次全會舉行,江門提出將攜手深圳在銀湖灣濱海新區高水平規劃建設深江經濟合作區,推動兩地在交通互聯、產業協作、協同創新、平臺共建、航空物流、文旅商貿等領域融合發展,實現“深圳總部+江門基地”“深圳研發+江門生產”“深圳服務+江門制造”跨市戰略組合布局。
同一時期,數百家來自深圳等地的智能裝備、新型儲能、機器人等產業企業分批“組團”考察江門。深圳市新能源行業協會秘書長孫思源認為:“目前,深圳新型儲能企業產業外溢的動力增強,江門儲能產品制造基礎好、產業鏈配套完備,有利于與深圳上下游企業互動合作?!?/p>
這是一場政策和市場同頻共振的“雙向奔赴”。
今年下半年,深江兩地從上至下互動頻繁。先是深圳到江門考察交流,交流加快推動產業有序轉移和產業協作,高水平規劃建設深江經濟合作區,推動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發展。同一天,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江門候機樓、江門市人才發展集團、深圳國際仲裁院江門中心正式揭牌。
“和廣清、深汕合作區有所不同,深江經濟合作區是粵港澳大灣區內部、跨珠江口東西兩岸、中心城市與節點城市之間的重要經濟合作區和產業協作高地?!睆V東外語外貿大學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副院長、大灣區建設與區域協調發展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楊永聰指出,規劃建設深江經濟合作區,一方面有利于解決珠江口東西兩岸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更充分發揮江門在全省產業有序轉移中的支點作用,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對粵西地區的輻射與帶動。
跨海大橋
打通珠江口兩岸要素交流
敏銳的市場判斷,源于珠江口兩岸區位條件即將迎來的深刻變化。
珠三角是全國制造業發展最密集的區域之一。守好制造業這份厚實家當,珠江口東西兩岸正面臨不同的難題。東岸,城市群經濟發達,不少城市存在土地資源供給不足的問題,掣肘著產業空間的拓展。西岸,傳統制造業創新轉型升級乏力,亟需優化經濟結構,搭建起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四梁八柱”。
多條跨越珠江口的交通線路,即將破題。深中通道預計今年11月底全線貫通,明年建成通車。黃茅海跨海通道建設不斷“上新”,預計明年年底建成通車。深江鐵路計劃2028年建成通車,工程建設不斷刷新進度條。這些線路相當于在珠江口“A”字形交通骨架之間,架上了關鍵一“橫”,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各類要素,將在兩座城市間加速流動。
區位條件的改變,讓江門這座老牌工業之城比較優勢凸顯,打開了承東啟西的想象空間。
江門擁有全省新一輪布局面積最大、可連片大規模開發的產業集聚區,有珠三角唯一省重點支持建設的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土地空間條件優越,能夠承接深圳大型產業項目落地。同時,江門工業門類齊全,與深圳一樣都是廣東全部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的布局城市,產業協同度高,不僅能為企業落戶提供更多供應商選擇,也提升了后續穩定生產的韌性與安全性。
一批深圳企業嗅到了深江合作的廣闊前景,把投資目光鎖定在了江門。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3年6月,江門累計引進深圳超億元項目投資額近683億元,其中制造業項目投資額461億元。
眼下,江門正全面加強與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珠海、中山等灣區城市的創新協同、產業合作。從深江經濟合作區這個“點”出發,江門將在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發展的“面”中發揮出更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