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第五屆國際水協會資源回收會議在深圳開幕。據會議期間公布的數據,2022年,深圳萬元GDP水耗6.71立方米,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近10年累計下降66%,以廣東全省5.5%的用水量支撐了全省25%的GDP。
作為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深圳高度重視水資源保護和循環利用,充分發揮創新先發優勢,堅持“開源節流、節約優先”原則,率先實行“階梯式水價”制度,大力培育節水產業,著力優化提升用水效率,努力打造美麗中國節水典范城市。
數據顯示,在雨水利用方面,深圳海綿城市建成區達350多平方公里,約占深圳總面積的五分之一,積極推動雨水源頭管控。同時,深圳持續推進“無廢城市”建設,打造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低碳化“四化”協同的固廢治理模式,本地利用處置能力提升至每日27.8萬噸,較2018年試點前提升54%,實現跨越式增長。
今年,國際水協會資源回收會議首次來到中國,落地粵港澳大灣區。活動以“資源循環利用:從理論到創新實踐”為主題,700余名國內外院士、頂尖研究學者以及產業領航者共聚深圳。
會議共設10個分論壇,聚焦“水回用”“廢棄物資源化”“環境管理”“生物能源化”“技術創新”“數據經濟”等可持續發展領域重要議題,將舉行5場學術工作坊,從對話科技期刊主編到華人科學家論壇,共同關注可持續發展領域內的科研創新工作與技術開發。
資源回收會議是國際水協會資源回收專題組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國際會議,是環境和水務領域的頂級國際學術會議,具有較大學術影響力。
國際水協會是全球最大的國際水務專業人員網絡,成員分布在全球140個國家和地區。通過覆蓋全球的會員網絡和跨領域合作,該協會致力于推動技術創新,以實現可持續水資源管理和水環境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