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東莞市的沙角A電廠的4號、5號機組關停。加上此前已退役的3個機組,電廠在運作服務30余年后全面關停。目前,替代電源“煤改氣”項目主體建安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預計明年投產,投產后每年將多發電51億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30萬噸,有力推動我省能源轉型升級和碳達峰目標。
沙角A電廠于40多年前率先籌建。到20世紀90年代末,由沙角A、B、C電廠組成的沙角電廠群總裝機容量達388萬千瓦,成為華南地區最大的火力發電基地,既為珠三角的經濟高速發展提供了能源支撐,也為廣東省電網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近年來,在國家能源升級轉型、地方規劃布局調整等背景下,沙角A電廠迎來了新變革。2019年,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沙角電廠10臺機組服役滿30年后均要在2025年底按時關停退役,并建設200萬千瓦氣電機組作為東莞市替代電源,確保滿足沙角電廠退役后東莞電力熱力負荷需求。
2021年9月,沙角A電廠的東莞替代電源——寧洲項目開工建設,項目用地面積約343畝,是沙角A電廠原址的近十分之一,總動態投資為59.28億元。
項目投產后,每年可發電124億度,在同等能耗的條件下,比沙角A電廠燃煤機組多發電51億度,相當于212萬戶普通家庭一年的用電量。在節能減排方面,寧洲項目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減少730萬噸,相當于270萬輛家用小汽車每年行駛1萬公里的排放量。項目還將實現廢水“零排放”,每年可節約地表水約1109萬噸。此外,寧洲項目還計劃牽手華為公司,打造廣東省第一座氣電智慧電廠,爭當碳中和的有力踐行者。
到2025年底沙角電廠群全部關停退役后,這片區域將為東莞濱海灣新區的建設騰出超5000畝的優質土地,助力港澳新城、濱海總部經濟帶加快落地,打造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和生態智慧宜居的都市核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