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要聞動態 > 地市動態

“改革開放45周年廣東調研行”先后走進揭陽潮州汕頭

時間 : 2023-11-23 11:06:07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打造綠色石化、海上風電等產業集群,培育區域發展新增長極;加快建設汕頭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打造聚僑聯僑重要樞紐;發展電商產業,助力小商品走出國門……日前,由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辦的“改革開放45周年廣東調研行”系列活動先后走進揭陽、潮州、汕頭。

  在為期3天的調研活動中,媒體采訪團深入揭陽大南海石化工業區、潮州三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潮州古城、汕頭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等地,聚焦產業轉型升級、文旅融合發展等主題,挖掘當地做強產業集群,打造區域發展新增長極的探索實踐,感知改革開放新氣象、新活力。

  以重大項目為牽引培育產業集群

  在揭陽大南海石化工業區,中石油廣東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下稱“廣東石化項目”)廠房林立、管道縱橫。產品碼頭上,一艘10萬噸級的貨輪正在裝載航空煤油。幾天之后,貨輪將從這里駛離,前往荷蘭。

  中石油廣東石化公司碼頭運行部常務副經理廉志丹介紹,自今年2月全面建成投產以來,廣東石化項目每個月的航煤出口量基本保持在22萬噸左右,已出口到荷蘭、新加坡等地。

  這座“超級煉化航母”年煉油2000萬噸,年產芳烴260萬噸、乙烯120萬噸,是目前國內一次性建設規模最大、可生產全品類石化產品的煉化一體化工程。項目總投資654億元,將帶動當地約5600億元規模的中下游產業發展。

  重大項目帶來的平臺效應,加速了當地產業集群的成長。目前,揭陽大南海石化工業區已引進12個產業項目,計劃總投資371.86億元,預計年產值407.51億元,以廣東石化項目為“超級鏈主”,伊斯科、巨正源、東粵化學為“強鏈主”的“一超多強”上下游高度關聯、產業特色鮮明、產業一體化協同發展的千億級產業集群初步形成。

  離大南海石化工業區不遠,以海上風電為核心產業之一的惠來臨港產業園里,一排排海上風機正在海面上全速運轉,為揭陽發展注入綠色動能。

  依托1380萬千瓦海上優質風能、2000億元龐大風電市場和專業的海上風電母港,當地正全力打造臨港產業園千億級產業平臺和海上風電萬億級產業鏈。

  惠來臨港產業園管委會主任陳朝澤介紹,臨港產業園僅用兩年多時間,就實現海工產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全,已入駐企業24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3家、中國民營企業500強3家,集開發、科研、總裝、制造、運維為一體的海上風電全產業鏈條正蓬勃發展。

  跨境電商助力小商品“出海”

  夜幕降臨,位于揭陽普寧市池尾街道的上寮電商園一片忙碌。一間間紡織服裝批發網店里,主播們站在鏡頭前推薦著商品,商戶們則忙著打包即將發往各地的貨物。

  作為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池尾街道上寮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志欣見證了村子的變化。他介紹,以前村民靠種地為生,引入電商后,當地逐漸形成從原料、生產、運輸到銷售的服裝產業“一條龍服務”。上寮電商園從最初零星碎片小規模的經營,逐步發展壯大成為電子商務聚集區,電商業務也從國內拓展到國外。

  看中上寮電商園完善的產業鏈,以及當地政府的扶持政策,鴻宇布業負責人許純瑜將企業搬到了這里。“以前我們以內銷為主,跨境電商幫我們拓展了海外市場,外貿訂單越來越多,產品已經出口到東南亞、非洲、歐美等地。”許純瑜說。

  乘著跨境電商發展的“東風”,廣東的服裝、玩具、陶瓷等產業迎來發展新機遇,商品紛紛“出海”,獲得新商機。

  “中國玩具禮品之都”汕頭市澄海區分布著超萬家玩具生產企業。改革開放以來,澄海區緊抓時代機遇,深耕玩具產業,實現了玩具產業從傳統生產到智能制造的轉型跨越,正奮力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千億級玩具創意產業集群。

  走進位于澄海區的廣東宏騰商務展覽有限公司,種類豐富的玩具映入眼簾。該企業董經辦副主任李超介紹,企業緊扣玩具產業服務鏈這一核心,不斷拓展服務領域,發展成為集玩具展覽展示、業界資源整合、網絡技術開發等服務于一體的多元化企業。

  “以前,全球采購商為了選品,需要一家家工廠跑,耗時長、效率低下,成本也高。”李超介紹,為了解決這一采購難題,企業建設了線下玩具展廳,并搭建“霄鳥云”線上玩具貿易服務平臺。“霄鳥云”平臺將生產廠商、全球采購商緊密聯系在一起,既讓采購商能隨時隨地選品,也幫助國內廠商拿到更多海外訂單。

  “非遺+文旅”讓古城煥發新活力

  潮州古城東門外,廣濟橋橫跨韓江兩岸。這座始建于南宋年間的古橋,是中國四大古橋之一,被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

  “近年來,我們在廣濟橋上開辟非遺展示區,設置陶瓷、麥稈畫、潮繡、木雕、手拉壺和綜合等6個展室,邀請非遺傳承人在橋上進行非遺技藝展示,讓游客近距離感受非遺技藝的魅力。”潮州古城文物保護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劉堉榆介紹,當地還利用廣濟門城樓內的空間場地優勢,打造了“潮州非遺精品展”,更好地傳承和弘揚潮州非物質文化遺產。

  一手執木錘,一手執刻刀,潮州木雕區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陳嘉正在廣濟橋上制作木雕(見圓圖)。在她的巧手下,一塊普通木頭變身“龍蝦蟹簍”,引得游客嘖嘖稱贊。“依托古橋展示潮州的非遺項目,能吸引更多年輕人了解、喜歡潮州工藝,這有利于傳統手工藝的傳承發展。”陳嘉說。

  如今,這座古橋每日正吸引著絡繹不絕的海內外游客前來,景區年平均接待量已達開放初期的10倍以上,年收入突破千萬元大關。

  廣濟橋“火”起來,離不開潮州在推進文旅融合方面的不懈努力。近年來,潮州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保育活化歷史文化街區、傳承保護文化遺產、推動古城文旅融合發展。

  走廣濟橋、上廣濟樓、逛牌坊街、品工夫茶、嘗潮州菜……如今,一批批游客慕名而來,千年古城煥發新活力。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