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約了無感支付,看病時醫生征求我意見后,醫保報銷繳費結算立刻就自動完成,的確方便了。”12月20日,市民黃先生因為呼吸道感染前來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掛號就診,這是他第一次使用無感支付。他按照手機上的提示操作,體驗了繳費“診間結算”服務,免除了反復排長隊的煩惱。
他介紹,以往就診需經歷排隊就診→排隊繳費→排隊抽血→就診→排隊繳費→排隊取藥→排隊打針的程序,如今簡化到排隊就診→抽血→就診→取藥→排隊打針,既節省了時間,還降低了患者集中繳費帶來的院內交叉感染風險。
接診的內科綜合專科主任醫師孫毅明表示,參保人在醫生診室就診結束后,醫院系統在后臺關聯了醫保系統直接發起結算,屬于醫保統籌基金報銷部分系統實時記賬,屬于個人自付部分實時通過參保人個人已綁定的銀聯銀行賬戶支付,參保人可直接去取藥或做檢查。完成結算的同時,系統向患者手機發送本次就診結算的短信及電子收據,列明醫保記賬及自付金額,賬目明明白白。
據了解,聚焦廣州市醫保參保人就醫存在候診、繳費、取藥排隊時間長,看病時間短等問題,廣州市醫保部門聯合中國銀聯廣東分公司、醫保協議銀行及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大力推進就醫信用無感支付工作。所謂無感支付,就好比就醫繳費“ETC”高速通道:醫生開具處方的同時觸發醫療費用結算,免除就醫排隊或手機操作繳費環節,實現就醫醫保報銷、繳費“零排隊”“零操作”。該項目列入2023年廣州市十件民生實事,截至2023年12月19日,已有43家醫保定點醫療機構上線該項目,覆蓋全市11個區,且醫療機構范圍在持續拓展中。
據悉,近期就醫信用無感支付還簡化了簽約流程,職工醫保參保人可憑醫保個人賬戶快速簽約開通服務,后續可繼續綁定銀行卡享受完整服務。同時上線了“親情付”功能,廣州市醫保參保人簽約開通服務后,可作為主綁人綁定本人父母、配偶、子女信息,實現家屬同享便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