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加“數”前行的一年,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3月18日,在廣州數據交易所舉行的“數據要素產業之聲”訪談活動上,來自全省不同領域的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數據要素產業的發展機遇和未來趨勢。
新質生產力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對此,廣東柯內特環境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數據官周東頗有感觸,“數據要素的價值不僅在于數據本身,更在于數據在流通中如何支撐整個產業的發展。”他分享了柯內特的一項金融產品創新——環責險,該產品成功地將數據要素與金融服務相結合,實現了數據價值的變現。
去年底,國家數據局等17部門聯合印發《“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推動發揮數據要素乘數效應,賦能經濟社會發展新質生產力。廣東泰一高新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正體現了數據要素的乘數效應。
“從無人機硬件生產商轉型為無人機數據要素運營商,十年間,我們企業產值增長了10倍。”該司總經理黃山表示,隨著無人機行業的快速發展,如何將無人機飛行中的產業數據與各個行業進行融合成為關鍵。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我們已經成功上架了若干數據產品,實現了1.44億的數據產品交易量。數據要素對整個行業的推動給予了我們極大信心,未來5年內,我們計劃再創造10倍的增長!”他說。
來自各行各業的數據,正被寄予厚望。走進廣州數據交易所,大屏幕上的數據實時跳動——又一筆利用“陶瓷行業數據空間”進行成本認定的交易達成。“通過這個實時信息我們可以看到,交易費用僅500元,就為這家企業達成了超12萬元的成本認定,對企業接下來進行稅務申報節約了大量人力物力,這就是數據的力量。”佛山眾陶聯供應鏈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CTO孔令超形象地展示了他們在產業數據服務方面的成果。
而肇慶高新區興旺數據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智榮則介紹了他們為園區企業打造的介紹低碳核算產品——碳賬戶,展示如何利用數據要素優化生產。“我們通過碳要素和企業經營要素核算模型,優化企業能耗,實現節能減排,并通過金融資金提供外力支持,推動企業技術改造和升級。”他說。
談到數據要素產業面臨的痛點和挑戰,廣東十記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時昌認為,還需要政策層面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引導,以降低企業開發數據產品的成本和時間。同時,他也強調了數據交易和數據要素產業認知度不足的問題,呼吁各方共同努力,打造一個更完善的數據應用場景,吸引更多的投資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