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深圳市集中連片區域招商推介大會舉行。為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深圳在全市范圍梳理了70個集中連片區域,總面積約100平方公里,本次率先推出約13平方公里優質用地進行招商,吸引了百余家境內外大型企業參會。
首批13平方公里招商用地區位條件優越,全部位于深圳市謀劃打造的22個市級重點區域、40個總部經濟集聚區、20大先進制造業園區等重點發展片區內,空間集中連片,地塊功能齊全,企業適配性強。
集中連片區域開發建設,是深圳城市建設的全新思路、全新模式,已在深圳各區全面鋪開。
對于當下的深圳而言,集中連片區域開發建設是一項事關全局的大事。在這一發展思路模式的驅動下,深圳突破既定的生產生活邊界,獲得新的發展空間,將對深圳在擴大招商引資、優化營商環境、釋放產業能量等方面產生深遠影響。
“靚地”盼“靚仔”
深圳的面積不大,僅不到2000平方公里,是全國土地面積最小的一線城市。
但另一方面,深圳的土地開發強度很高。從歷史來看,深圳過去的土地使用方式以項目為主導,土地使用不集中,呈現出碎片化的特點,貢獻率較低。
如今,這一狀況正在被新一輪的集中連片區域開發建設所改變。
4月16日,羅湖區舉行集中連片區域投資與招商大會。會上一口氣推出了四塊集中連片土地,都是羅湖區中心城區非常寶貴、稀缺的高價值空間,共有126公頃,涵蓋清水河總部新城、大梧桐生態融合區等多個“網紅”地塊。
和羅湖區一樣,坪山區也于近期推出了包含8個集中連片區域項目和6個城市更新盤活項目,總面積為1821公頃,其中,首期招商項目面積為307公頃。
可以說,集中連片區域開發建設已在深圳全面鋪開,成為各級政府在招商推介中的“重磅武器”。
為什么深圳要加快推進集中連片區域開發建設?
這是因為,所有助推高質量發展的大項目都需要產業空間來承載。所以,把招商引資、產業培育與集中連片區域開發建設同步謀劃、同步推進是深圳的主要操作思路。
當前,深圳正加速錨定“工業立市、制造強市”發展目標,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培育未來產業作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統籌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20+8”產業集群,不斷塑造以新能源汽車、新型儲能、低空經濟等為代表的一批高質量發展“新引擎”,構建起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深圳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郭子平表示:“在企業普遍關心的產業空間方面,深圳推進集中連片區域開發建設,以大片區統籌帶動大項目落地,確保優質項目在深圳有地可落。”
變“散裝”為“整裝”
集中連片區域開發建設有何好處?
深圳市規劃國土發展研究中心副總規劃師施源介紹:“集中連片區域開發建設是大片區統籌,可以結合區域的總體規劃定位,更好統籌城區發展格局,推動集中連片區域功能更完善、品質大提升。同時,集中連片區域開發建設可以實現要素資源的高度集聚,變‘散裝’為‘整裝’,促進產業鏈協同聯動,營造產業發展的優質生態。”
“羅湖是以服務業為主的城區,服務業的基本特點是產業鏈條高度關聯、資源要素高度集聚,通過集中連片區域開發建設,可在區域內集聚更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持續放大規模效應和集群優勢。”羅湖區區長左金平以羅湖為例,闡述了集中連片區域開發建設的好處。
這些觀點也獲得了深圳產業園區相關代表人士的認可。
深圳市終端電子制造產業協會產業地產首席顧問裴凌麗表示,產業園區和制造業企業對于政府的集中連片區域開發建設十分歡迎。
“集中連片區域開發能夠有效推動產業鏈協同發展,提升產業鏈韌性,增強產業供應鏈彈性。而規模效應有利于形成產業聚集,形成產業鏈優勢,集聚體內企業之間的相互作用可以產生協同效應,促進產業創新發展,提振企業投資信心。”裴凌麗說。
以深圳最大的“工業上樓”試點園區寶安區新橋東先進制造產業園為例,這里不僅有著樓層高、大荷載的高品質廠房,還配備有智能化的運營管理系統,能夠將企業不同生產環節布局在同一樓層。
與此同時,樓內的產業布局同樣大有講究,包含工業母機、激光與增材制造、精密儀器設備、智能機器人等同一產業鏈上的相關產業,真正實現了“上下樓就是上下游,一棟樓就是一條鏈,產業園就是生態圈”。
“過往,很多制造業園區都存在著產城分離、職住分離等情況,歸根結底是從前期規劃時就缺少相應的政策設計,集中連片區域開發建設是從源頭解決這些問題。”裴凌麗說。
事實上,在深圳關于集中連片區域開發建設的政策設計中,不僅要有高品質生產空間,還包含著高品質生活空間。
例如,福田區的香蜜湖片區是中心城區唯一的“平方公里級”連片開發區域,當前已進入全面規劃建設的新階段,擬建設包含深圳博物館新館、深圳國際交流中心一期會議中心、深圳金融文化中心、深圳國際演藝中心在內的片區“一館三中心”,切實增強市民群眾滿意度獲得感。
從“單兵作戰”到“聯合出擊”
在龍崗區共劃定的集中連片開發建設區域中,有一些地塊位于坂田街道。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企業與市場研究中心副主任鄭天騁以龍崗區的坂田街道為例分析:“這里離龍華區一街之隔,離龍崗中心城有幾十公里的距離。集中連片區域開發建設有望突破行政邊界壁壘,規避無序競爭,讓好資源都用到刀刃上。”
他在調研研究中發現,深圳當下各個區和各個區域之間,產業發展存在著同質化的情況。
“當下,深圳持續發展壯大“20+8”產業集群,幾乎每個區都有相關的產業集群,但是這些產業集群有時候是跨區的。即便在一個區內,很多也是跨街道的。集中連片區域開發建設是一個總牽引,可以引導各方資源更好地服務到產業發展上來。”鄭天騁說。
不僅可讓相關資源獲得高效整合,集中連片區域開發建設還可以更好地促進產業之間相互融合。
“在新的集中連片開發區域,通過高規格的前期規劃設計,可以推動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更好地實現產城融合。”鄭天騁說。
36年前,在深圳會堂,深圳市政府舉行了新中國首次土地使用權公開拍賣會。
拍賣官手起槌落,敲下了新中國土地拍賣的“第一槌”,這一聲敲擊,如石破天驚,發出了中國內地土地管理體制改革的第一個強音。
36年后,深圳圍繞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強勢推出集中連片區域開發建設。
這是在既有發展優勢基礎上,決定深圳未來發展走向的關鍵一招。
【深圳市集中連片區域首批招商用地情況】
福田區
首批招商片區數量:5
首批招商用地面積:44公頃
其中,居住用地11公頃,商業用地13公頃,研發用地20公頃
羅湖區
首批招商片區數量:3
首批招商用地面積:75公頃
其中,商業1公頃,研發15公頃,住宅、商業、研發綜合用地59公頃
鹽田區
首批招商片區數量:2
首批招商用地面積:47公頃
其中,居住用地17公頃,商業用地2公頃,工業用地27公頃,研發用地1公頃
南山區
首批招商片區數量:2
首批招商用地面積:20公頃
其中,居住用地3公頃,商業用地17公頃
寶安區
首批招商片區數量:7
首批招商用地面積:119公頃
其中,居住用地7公頃,商業用地51公頃,工業用地61公頃
龍崗區
首批招商片區數量:6
首批招商用地面積:272公頃
其中,居住用地115公頃,商業用地2公頃,工業用地118公頃,研發用地37公頃
龍華區
首批招商片區數量:6
首批招商用地面積:114公頃
其中,居住用地42公頃,工業用地66公頃,研發用地6公頃
坪山區
首批招商片區數量:5
首批招商用地面積:307公頃
其中,居住用地159公頃,商業用地14公頃,工業用地134公頃
光明區
首批招商片區數量:7
首批招商用地面積:175公頃
其中,居住用地76公頃,商業用地16公頃,工業用地73公頃,研發用地10公頃
大鵬新區
首批招商片區數量:2
首批招商用地面積:65公頃
其中,居住用地7公頃,工業用地19公頃,研發用地39公頃
前海合作區
首批招商片區數量:3
首批招商用地面積:59公頃
其中,商業用地35公頃,工業用地24公頃
深汕特別合作區
首批招商片區數量:1
首批招商用地面積:56公頃
其中,工業用地56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