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莞臺高新產業園項目開工后,粵臺融合“鵲橋”正不斷延伸,聚攬一眾好“風光”。7月3日,《東莞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正式出臺,立足東莞對臺交流合作基礎和粵港澳大灣區資源稟賦,聚焦“科技創新+先進制造”城市特色,提出實施產業深度融合、科技創新賦能、打造共同市場、優化營商環境、共建美好家園五大行動,旨在將東莞打造成為兩岸融合發展的示范區。
東莞,這片臺商踏入大陸最早、投資最密集的熱土之一,一直是眾多臺胞臺企向往的“福地”。去年9月,國務院批復同意《東莞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總體方案》(下稱《東莞兩岸方案》),賦予東莞兩岸產業創新發展的新引擎、兩岸科技創新合作的新高地、兩岸人文交流的新樞紐、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交流合作的新平臺4個目標定位。東莞由此成為國務院首個在廣東批準設立的對臺合作重大平臺,該平臺也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又一個國家級重大合作平臺。
以《東莞兩岸方案》為指引,東莞以一項機制、一套政策、一只基金等“六個一”為抓手,切實把“規劃圖”變為讓臺胞可感可及的“施工圖”,其中《實施方案》政策“干貨”加持,探索出一條具有鮮明“莞味”的兩岸融合新路徑。
根據《實施方案》,東莞將全力推動高端裝備制造業集群化發展,支持臺資電子設備制造企業參與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圍繞科技創新賦能,東莞將推動臺資企業與重點高校合作開展人才聯合培養,對來莞聯培學生按政策給予經費補助。
為打造共同市場,東莞將積極培育發展外貿新業態,全面建設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助力臺資企業拓市場、搶訂單。營商環境將全力向“優”,東莞提出支持仲裁委員會聘請臺灣專業人士擔任仲裁員,擴大聘請臺灣專業人士擔任仲裁員范圍,提升服務臺資企業和臺灣居民的專業水平和能力。
此外,東莞還將依托東莞臺商子弟學校、市臺商協會、臺心醫院等特色載體平臺,積極開展文化、教育、經貿、醫養等領域交流對接,齊心共建美好家園。
據了解,除了《實施方案》,東莞在金融、商務、科技、工業、自然資源要素保障、共同家園等領域也將陸續出臺子方案,共同構筑起《實施方案》“1+6”政策體系,為高質量、高標準、高水平推進深化兩岸創新發展合作提供明確的行動指南。
接下來,東莞將堅持全市“一盤棋”,突出以點帶面、點面結合,在重點領域、關鍵區域率先開展融合發展試點,形成有東莞特色的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成果,助力臺胞臺企融入新發展格局、參與新質生產力和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