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國際植物分類學刊物《Phytotaxa》近期發表廣東從化陳禾洞省級自然保護區(下稱“保護區”)的科研成果,在該保護區內發現新物種廣州沿階草。
保護區負責人、林業高級工程師甘新軍介紹,這一新物種發現于保護區植物資源本底調查中。“去年我們就關注到了這種與眾不同的沿階草,今年,我們發現其花序、果實均與已知的沿階草物種不同。經由中山大學廖文波、凡強教授團隊,棗莊學院馮慧喆博士等聯合開展DNA鑒定,確定是沿階草屬的新種。”甘新軍說。
據了解,本次調查保護區收獲頗豐,調查團隊還在保護區內發現了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紫紋兜蘭,另發現了廣東新分布種3種。目前,共調查記錄保護區植物1507種(新增334種),蘭科植物84種。眼下,除了對各類植物開展保護外,保護區還在對廣州沿階草進行進一步研究。
“沿階草屬植物廣泛應用于園林綠化中,也可作藥用;而廣州沿階草植株更加粗壯,可能有更高的培育價值。”甘新軍說,“此外,廣州沿階草的花序美觀,果實是漂亮的藍紫色,或能成為兼具觀葉、觀花、觀果功能的園林植物。”
近10年來,廣州已陸續發現多種新物種。除廣州沿階草、慶瑞堇菜、廣州檵木等植物新種外,尚有海珠琺軸甲、海珠斯螢葉甲等昆蟲新物種,近變囊乳金錢菌等真菌新物種。省林業局的數據顯示,自綠美廣東生態建設開展以來,全省珍稀野生動物活動日益活躍,中華穿山甲、黑臉琵鷺、海南鳽等珍禽異獸頻頻“出鏡”;珍稀植物種群不斷擴大,紫紋兜蘭等瀕危植物的人工繁育、野外放歸技術迅速成熟,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目標逐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