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粵東西北12市前三季度經濟數據全部出爐,各市數據可圈可點,特別是在工業投資和外貿進出口上,一些市增速達到兩位數,顯示相關地市工業投資提擋加速、出口勢頭向好,為經濟增長注入動能。
6市跑贏或達到全省增速
粵東西北12市中,揭陽、汕尾、云浮、清遠、潮州、梅州6市的經濟增速達到或超過全省增速(3.4%),分別為5.3%、4.8%、4.6%、4.6%、4.0%、3.4%。其中揭陽、汕尾經濟增速位居全省第二、第三。
值得一提的是,河源、湛江、茂名、潮州、陽江等市經濟增速超過上半年增速,顯示相關地市經濟企穩向好的基礎不斷筑牢。
工業是穩增長的“壓艙石”。前9月,揭陽、清遠、云浮、河源、韶關規上工業增速表現較為亮眼,達到或超過全省增速(4.7%),分別為12.6%、12.5%、9.1%、6.4%、4.7%,對經濟增長起到較好支撐作用。
揭陽市在中石油廣東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帶動下,綠色石化產業前三季度實現增加值239.88億元,同比增長41.9%,增長強勁;云浮市計算機和電子設備(信創)行業增勢向好,在翔海光電、微容電子等重點企業支撐下,前9月云浮市計算機和電子設備行業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4.5%,拉動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3.1個百分點。
外貿出口也是觀察經濟回穩向好的一個窗口。前三季度,云浮、陽江、梅州、潮州4市外貿增速超過全省平均水平(11.1%),分別為30.7%、21.1%、16.3%、12.9%,當地優勢產業的出口有力支撐外貿的增長。
其中,云浮前三季度外貿進出口總值108.5億元,增速連續4個月列全省地市第二,表現較好的包括餐廚具出口增長32.7%,石材制品、鋁材出口增長15.7%、35.1%;梅州前三季度陶瓷、家具、玩具、家用電器出口分別增長10.1%、33.5%、34.9%、18.3%;潮州陶瓷產品、鞋靴、塑料制品出口額累計增長20.3%、18.4%、9.7%。
多市工業投資實現兩位數增長
今年以來,粵東西北各地將促投資作為穩增長的重要手段。1—9月,汕頭、湛江、揭陽、云浮、陽江、梅州、河源、茂名等市工業投資增長跑贏全省9.1%的增速。
值得關注的是,在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的大背景下,粵東汕尾房地產開發投資逆勢向好。前三季度,汕尾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23.7%,房地產業(不含房地產開發)營業收入增長9.4%。
各地也不斷優化營商環境,以優質服務助力重點項目早落地建設、早投產達效。
其中,湛江出臺2024年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要點,針對12個指標提出62項措施,細化280項可量化、可考核的工作任務臺賬,每一項任務明確具體分工,向外釋放營商環境“優無止境”的鮮明導向;今年9月,《陽江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式施行,包括惠企政策、項目用地保障、融資支持、智慧政務、信用懲戒與恢復等方面,為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今年起,汕尾部署推進“明珠系列”攻堅行動,集中力量和資源推動“百千萬工程”重點任務、重點項目落地落實;梅州今年實施“千名干部掛千企”活動,明確重點對全市1866家“四上”企業、“四上”培育企業實行市、縣(市、區)、鎮(街)三級干部掛點服務,有效增強企業發展信心。
農文旅產業表現亮眼
今年前三季度,粵東西北農業生產穩中有增,為全年農業豐收打下扎實基礎。
12市中,潮州、汕尾、云浮、梅州、河源、陽江、揭陽等7市的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超過全省3.4%增速,分別達到6.6%、5.4%、4.9%、4.9%、4.6%、4.3%、3.7%。
各地特色農業取得較快增長。1—9月,潮州茶產業產銷兩旺,茶葉產量2.86萬噸,產值70.00億元,增長11.1%。現代化海洋牧場的建設,有力帶動汕尾漁業增長。該市前三季度漁業產值104.61億元,增長6.0%。此外,梅州林業、云浮中草藥材生產也表現較好,分別增長23.0%、25.1%。
作為全省重要的文旅目的地,粵東西北文旅消費持續保持火熱,熱門景點節假日游客量再攀新高,帶旺了各地消費。
前9月,潮州住宿設施接待游客人數285.06萬人次,同比增長32.7%;汕尾推出“跳島游”、水上運動、房車環游等文旅產品,該市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旅客周轉量增長11.0%;1至8月,清遠累計接待游客1337.9萬人次,同比增長28.7%,實現旅游收入119.1億元,同比增長27.2%。
第四季度,隨著各地一系列促消費政策的落地,粵東西北文旅市場活力有望進一步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