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我省召開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專家座談會,副省長葉貞琴主持會議并作總結講話。
會上,專家聚焦推動我省農業高質量發展,圍繞制度創新和結構調整,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畜牧業、漁業高質量發展,信息化與農業質量提升,資本市場如何支持農業高質量發展等問題把脈會診、出謀劃策,提出意見建議。全國政協常委、華南農業大學副校長溫思美指出,廣東農業高質量發展主要存在基層對農業的重視不夠、農業創新能力不足等短板;農業農村部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司長張紅宇指出,廣東農業高質量發展要打農業轉型發展、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綠色發展三場硬仗;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建議,廣東農業要建立“硬拼”和“巧取”雙支柱農業競爭力框架;全國畜牧總站站長楊振海提出,畜牧業高質量發展要協調推進優供給、強安全、保生態;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院長崔利鋒建議廣東將綠色漁業作為漁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在推進農業轉型升級方面,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春江建議廣東要大力發展智慧農業,推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智能化裝備與農業深度融合等。
葉貞琴指出,各位專家從全國看廣東、從歷史看現在、從理論看實踐、從頂層看基層,從不同視角看,客觀指出了廣東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優勢、劣勢和短板,提出建議立意高遠,開闊視野,給予啟迪。農口系統要把專家的意見建議認真消化吸收,結合我省實際再優化再調整。接下來,推動我省農業高質量發展,要以習近平總書記“三農”思想為指導,在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上發力加速,持續深化農村經營制度改革,著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加快發展。要全力推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進一步拓展農業功能,從過去的“吃飽穿暖”擴展到康養、休閑等多種功能,進一步延伸農業產業價值鏈;堅持農業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大力發展種養結合、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循環利用;加快發展智慧農業、“互聯網+農業”,抓緊抓實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不斷提升農業科技化、機械化水平。要做特做強做優廣東農業品牌,加大培育一批叫得響、過得硬、有影響力的農業品牌,全方位提升“粵字號”農產品知名度和美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