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省政府向省人大常委會提交《廣東省2017年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綜合報告》(簡稱《綜合報告》)和《廣東省2017年金融類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簡稱《金融類專項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底,全省企業國有資產(不含金融類企業)、金融類企業國有資產和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三大類國有資產總額合計共129846.20億元(國有自然資源只統計實物量,暫不統計價值量),負債總額合計共72158.09億元,凈資產(所有者權益)總額合計共57688.11億元。
這是省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省政府關于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報告。按照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從今年起,省政府每年向省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主要包括全面反映各類國有資產基本情況的綜合報告,以及企業(含金融、文化企業)國有資產、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自然資源國有資產等三個專項報告。
企業國有資產合計8.27萬億元
●截至2017年底,全省企業國有資產總額82726.69億元,負債總額48495.12億元,凈資產34231.57億元,其中歸屬母公司凈資產25565.94億元,資產負債率58.62%。
其中,省國資委監管企業資產總額15558.83億元,負債總額8878.89億元,凈資產6679.93億元,歸屬母公司凈資產4372.8億元,資產負債率57.07%。
●省直部門監管企業資產總額974.06億元,負債總額525.37億元,凈資產448.69億元,歸屬母公司凈資產331.34億元,資產負債率53.94%。
●全省21個地市國有企業資產總額66193.81億元,負債總額39090.86億元,凈資產27102.95億元,歸屬母公司凈資產20861.80億元,資產負債率59.06%。
金融類企業國有資產合計2.15萬億元
●截至2017年底,全省國有金融類企業資產總額21481.03億元,負債總額17882.86億元,所有者權益3598.17億元。國有資本1214.87億元。
其中:省屬金融類企業資產總額1451.85億元,負債總額908.91億元,所有者權益542.94億元。國有資本340.23億元。
●市屬金融類企業資產總額19670.39億元,負債總額16868.19億元,所有者權益2802.20億元。國有資本743.35億元。
●縣屬金融類企業資產總額358.79億元,負債總額105.75億元,所有者權益253.03億元。國有資本131.29億元。
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合計2.56萬億元
●截至2017年底,全省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總額25638.48億元,負債總額5780.11億元,凈資產總額19858.37億元。
其中,省級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總額4519.98億元,負債總額1574.88億元,凈資產總額2945.10億元。市縣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總額21118.50億元,負債總額4205.23億元,凈資產總額16913.27億元。
國有自然資源資產土地總面積約2.7億畝
●在自然資源方面,2017年,全省土地總面積26958.76萬畝,實有耕地3911萬畝,礦產資源儲量簡表的礦產共有90個礦種,礦區1146處,礦產地1853處。
●全省大陸海岸線全長約4114.3公里,海域面積約6.47萬平方公里,海島總數1963個(無居民海島1906個),海島總面積1513.17平方公里(無居民海島面積117.29平方公里),海島岸線總長度2378.71公里。
■解讀
首次曬出完整賬明細賬 實現全口徑全覆蓋監督
據了解,這是廣東國有資產家底首次曬出完整賬明細賬,也是省人大首次對國有資產實現全口徑全覆蓋監督,未來這項創制性監督工作將形成周期性常態化的制度安排。
如何看待報告對于我省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影響?26日,省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省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主任林秀玉接受了南方日報獨家專訪。她認為,建立國有資產報告制度,通過人大加強對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監督,一方面有利于倒逼我省進一步理順優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統籌資源配置和規范法人治理結構,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另一方面也拓寬人民群眾全面了解、有序參與國有資產管理的渠道,保障全省人民對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知情權、參與權,推進國有資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全面涵蓋四類國有資產
林秀玉介紹,我省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編制工作涉及省政府十多個部門,具體分別由三個部門牽頭負責,其中省財政廳負責編制綜合報告、金融類企業國有資產專項報告、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專項報告。省國資委負責編制企業國有資產專項報告,省自然資源廳負責編制自然資源國有資產專項報告。
此次提交的綜合報告不僅包括企業國有資產(不含金融類企業)、金融類企業國有資產、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的總量、結構、分布、效益等主要情況,還涉及國有企業改革、國有資產監管等方面情況,并對國有資產管理和國有資產報告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作了概要報告。在林秀玉看來,報告在范圍上基本體現了“全口徑、全覆蓋”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四類資產的分報告也以附件的形式一并提交。對此,林秀玉表示,這是在省人大建議后編制部門追加的,“意在督促牽頭部門在第一年就著手基礎統計工作,形成工作約束,有利于在今后幾年提交一份更加詳實可信的報告。”
金融類企業國有資產存在“多頭”監管
我省金融資產管理中還存在哪些短板需要補齊?通過對今年首先提交的金融類企業國有資產專項報告編制的監督和審查,省人大財經委發現,我省金融類企業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尚未理順。“目前是由各級政府授權有關部門實施管理,分散在財政、國資以及其他相關部門單位。”林秀玉解釋。
以省屬金融類企業國有資產為例,我省分別由省財政廳、省國資委、省科技廳、省文資辦等部門監督管理。林秀玉認為,由于尚未建立統一規范的國有資產管理監督體制,不同監管主體的要求、標準不一致,導致存在監管盲區或空白。
多頭管理也為統計工作帶來了一定挑戰。林秀玉表示,雖然當前金融類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工作由財政部門負責統籌,但其資產管理又分散在多個部門,尚未建立統一的統計制度,部門間、上下間缺乏通暢的溝通渠道和數據共享機制,統計口徑和方法也不完全一致,非金融類國有企業投資形成的金融資產或其下屬公司的金融類資產與其他國有資產交織、統計難度較大。
從體量上看,林秀玉認為,我省金融類企業國有資產總量仍偏小,行業地位普遍不高、總體實力和競爭力不強。截至2017年末,全省金融機構總資產達26萬億元,但全省金融類企業國有資產總額僅2.17萬億元,這與我省經濟大省、金融大省地位不相匹配。
市縣將全面建立實施國有資產報告制度
對于人大而言,對國有資產實行全口徑全覆蓋監督仍是一個比較新的課題。如何真正看出賬本里的門道,找出病灶、把脈問診?為此,省人大做出多項制度設計。
與其他聽取審議專項報告不同的是,這次省人大參照全國人大的做法,在對省政府提交的報告進行審議外,還專門安排省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就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做口頭調研報告,“政府報告角度是反映情況,人大調研報告的出發點是揭示問題,服務常委會組成人員和人大代表審議。”林秀玉說。
據了解,此次常委會會議后,省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對報告的審議意見在綜合匯總后將送省政府研究處理。根據有關規定,省政府需將審議意見分解細化到相關部門研究處理和整改,并在6個月內向省人大常委會報告研究處理情況以及存在問題整改和問責情況。
“這不是一錘子買賣,有必要的話我們再安排一次。”林秀玉透露,在后續監督整改工作上,省人大常委會除了可以安排聽取和審議省政府關于研究處理和整改問責情況的報告,視情況需要還可以綜合運用專題詢問、質詢和特定問題調查等方式,必要時依法作出決議或者決定。
參照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省人大正在著手研究制定建立國有資產報告制度的實施辦法,同時提出聽取和審議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的五年規劃。
相關工作已在推進之中,根據省人大財經委27日提交省人大常委會會議的初步審議意見,省政府在明年上半年前將向省人大常委會提出省十三屆人大任期內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工作的總體考慮。
隨著省級報告制度的建立,我省還將加快在市縣一級建立實施國有資產報告制度。林秀玉透露,省人大財經委計劃推動全省縣級以上地方在2020年前全面建立和實施國有資產報告制度,從而建立全省一盤棋,黨委領導、人大主導、政府配合的全口徑全覆蓋全方位的國有資產報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