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要聞動態 > 要聞

楊家祠來了位義務講解員

時間 : 2019-05-04 08:27:30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這里雖然外觀很不起眼,它從前是老廣州的城市中心,今后也會是住在這座城市的人們精神家園的中心。”阿瑞先生飽含深情地說。3日下午,修繕一新的楊家祠(楊匏安舊居)陳列館門前,從各處前來參觀的市民游客正聚精會神地聆聽一位義務講解志愿者聲情并茂的解說。這位志愿者是南粵古驛道網的特約撰稿人,也是楊匏安舊居修復總策劃之一。

  坐落于越華路116號的楊匏安舊居是楊氏家族子弟在省城赴考的落腳之地,中共早期的革命家、理論家楊匏安1918年遷居到此,隨后與楊掌甫在楊家祠后座舉辦“注音字母訓練班”,在1921年至1922年間為黨、團組織培養了一批重要干部。

  作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先驅,楊匏安在穗最重要的理論文章是在楊家祠寫就。如今人們在楊家祠紀念館內見到的一幅室內場景圖,高腳長桌配長板凳,便是根據楊匏安后人憶述當年祖居布設而繪。

  楊家祠是大革命時期黨在廣州的重要活動場所,中共三大的會務安排都在楊家祠籌備,中共三大代表瞿秋白來穗時曾住在此處,瞿秋白在楊家祠教唱《國際歌》一事更被傳為佳話。在1924年國共合作時期,楊匏安鞏固并推動了革命統一戰線的發展,身居要職仍恪守清貧,對子女的家教十分嚴格。

  阿瑞先生特別提到,為追憶并發揚楊匏安精神,將楊家祠修復活化,陳列館門前修復的麻石板路,是當初從地下40厘米處發掘出來,精心修整而成如今的楊家祠道,恰是今人踏著前人的足跡,繼續砥礪前行的象征。

  在場聆聽的市民游客有不少是一家扶老攜幼,很多人深受感動與鼓舞,表示接受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紅色革命文化教育課。

  自4月30日楊家祠開館以來,3天共接待市民2200多人次。假日期間,到紅色革命遺址緬懷革命先驅,汲取紅色文化正能量,漸成廣州市民守護城市文化記憶的新風尚。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