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日,全省68.5萬名考生順利完成普通高考,61.94萬名考生完成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
“今年高考的考場秩序井然、考風考紀良好。”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廳長景李虎表示,各職能部門齊心協(xié)力、密切配合,全方位保障了考試安全平穩(wěn),順利實現(xiàn)“平安高考”“公平高考”“誠信高考”“暖心高考”的目標任務。
暖心??系列行動為考生保駕護航
“放輕松!”7日,在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考點,廣州交警陳良輝在考場外執(zhí)勤,而他的女兒在考場內奮筆疾書。這是他對女兒和所有高考考生的溫暖守護。
8日,惠州市惠陽區(qū)崇雅實驗學校考點,有一名考生周同學出門匆忙忘帶身份證,現(xiàn)場民警開啟緊急“綠色通道”,聯(lián)系附近派出所做好身份證明后,緊急送往考點,從考生求助到身份證明送到手上,整個過程不到8分鐘。
高考是一場關鍵的考試,考生完成從中學到大學的跳躍。高考也是一次社會治理的“大考”,社會各界齊心協(xié)力,保障高考順利進行。
“今年全省各級黨委、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統(tǒng)一部署,將考試安全責任落實到崗、到人。”省教育考試院有關負責人表示,各部門協(xié)同有力,通過開展“交通管控”“愛心送考”“醫(yī)療求助”“全城禁噪”“衛(wèi)生防疫”“環(huán)境治理”“考點氣象預報”等系列專項行動,營造廣東高考良好氛圍。
在廣州,楊箕龍舟聯(lián)誼賽等多個“賽龍舟”活動改道改期,為高考開啟“靜音模式”。
在江門,培英高中多了150名穿著橙色義工服的志愿者,他們是高一、高二的學生,自愿報名回校幫助高三的畢業(yè)生離校搬書。
在梅州,全市公安部門護考安保出動警力7002人次,設立安保服務站20個,護送學生23名,辦理臨時身份證明38件……
考生們看在眼里,暖在心里。
“因為你們,我們的高考才會如此順利,你們是一群可愛的人!”梅州市曾憲梓中學的考生給民警送了匿名信,民警們均感動不已。
科技??確保高考舞弊“零發(fā)生”
今年初,廣州市南沙中心醫(yī)院迎來了新一批參加高考體檢的學生。與過去的“填涂體檢卡”和“醫(yī)生手寫診斷”不同,平板設備代替了體檢卡,學生通過二代身份證、指紋讀取和“刷臉”等方式進行身份比對后,醫(yī)生即可開始檢查并實時錄入體檢數(shù)據(jù)。
高科技的設備和信息化的手段,讓高考更“陽光”。
早在2017年,廣東部分地區(qū)試行高考無紙化體檢,這一舉措,既免去了后期人工電腦錄入可能造成的錯漏,也有效防止了替檢。今年,無紙化體檢試點范圍進一步擴大,使高考體檢工作更加高效、公平、公正。此外,今年廣東高考還首次實行考生自行打印準考證。
滴水不漏的保密措施和監(jiān)督管理,讓高考更“公平”。
“嘀嘀嘀……”5月28日,距高考還有10天。廣州多部門到廣州市廣外附設外語學校考點進行巡查,當試卷保密室的三道門中的其中一扇被打開后,便警鈴大作。
考試安全一刻都不能大意。進入考場前,每個考生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接受指紋比對或采用人臉識別技術進行身份驗證,嚴防替考。
而這項工作,正在變得更快速、更智能。
在肇慶市的17個考點943個考場,監(jiān)考老師拿起平板電腦,用一兩秒鐘時間,考生便可“刷臉”完成身份驗證。今年,我省新增普通高考考點以及設備更新的考點全部試行采用人臉識別技術驗證考生身份。
省教育考試院有關負責人說,人臉識別技術確保高考舞弊的“零發(fā)生”,杜絕安全風險,不僅維護高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更為高考公平競爭夯實基礎。
改革??一年兩高考 圓夢雙通道
“考完啦!”8日下午,廣州市執(zhí)信中學考生王瀛彩結束最后一門英語考試。高考結束后她并不能放松,接下來還有幾所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試等待著她,“希望能夠好好準備,有好的發(fā)揮,未來還有很多想做的事”。
廣東多樣化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和招錄渠道,為學生搭建升學“立交橋”。春季夏季一年兩次高考,為學生圓夢提供了“雙通道”。
“現(xiàn)在,中職學生和普高學生站在了同一條‘賽道’上!”對廣州市財經(jīng)職業(yè)學校教研室副主任林英毅來說,送學生參加夏季高考還是頭一遭。
廣州市財經(jīng)職業(yè)學校是一所中職學校,38個“普職融通班”學生全部通過春季高考獲得了大專院校的錄取資格,現(xiàn)在想通過夏季高考沖擊本科高校。林英毅說,3年來,學生既要學習文化課,又要學習專業(yè)技術,付出了加倍的努力。看到學生們充滿自信地走入考場,感到特別欣慰。
今年4月,省政府發(fā)布了《廣東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正式啟動新一輪高考改革。廣東新高考分為春季和夏季兩次高考,其中春季高考主要進行高職院校考試招生,夏季高考主要安排本科高校考試招生。
為此,今年4所應用型本科高校的5個專業(yè)繼續(xù)面向全省招收中職畢業(yè)生,總人數(shù)從去年的200人增加到260人,更多中職學生將獲得“直升”本科的機會。
“能被本科院校錄取,我非常激動!”今年3月,東莞理工學校學生張麗嫻通過“3+X證書”考試被廣東技術師范大學錄取。她說,“中職升本科”改變了以往中職生須先上專科學校、再通過專插本迂回上本科的情況,中職生升學有了更多選擇和機會。
廣東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招生就業(yè)辦公室主任李國杰說,相信隨著高考改革的不斷深入,“一年兩考”將更有利于學校選拔人才,也會更有利于考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