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下午,廣東省首批墾造水田指標在廣州耕地儲備指標交易中心成功實現網上公開出售,全部標的均在4分鐘內以最高限價“漲停”成交,總交易額達7.5億元。
本次水田指標交易,共142家單位參與10個標的(均為100畝)競價。根據規定,水田指標的出售起始價為30萬元/畝,最高限價為75萬元/畝。
交易過程中,10個標的均有多家單位報出75萬元/畝的最高限價。根據交易規則,在規定期限內有兩個或以上競買人且報價均為公告最高價的,由網上交易系統自動以搖號方式確定成交方。
最終,通過搖號,廣州市開發區國土資源和規劃局、廣州市黃埔區國土資源和規劃局、珠海市國土資源局高新區分局、肇慶新區土地儲備中心、汕頭市潮南區土地整理儲備中心等單位獲得購買資格。
近期,2017年度湛江市雷州市客路鎮恒山村、塘塞村現有耕地提質改造項目和2017年度韶關市南雄市珠璣鎮古田村墾造水田項目等兩個省級試點項目完成了項目驗收備案工作,共形成新增水田指標5000畝,其中省級水田分成指標2500畝。本次網上公開競價出售的1000畝水田指標,系省級持有的部分水田分成指標。
去年4月,省政府提出“‘十三五’期間全省統籌規劃實施墾造水田30萬畝”的要求,出臺全省墾造水田工作方案,以破解我省“占水田補水田”的耕地占補平衡困局。
具體到今年,全省則需要在年底前完成16萬畝的墾造水田任務。截至目前,各地市已進場施工墾造水田項目達22.92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