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第十六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以下簡稱“中博會”)在廣州開幕,來自全球39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0家企業參展參會,展會面積達16萬平方米,規模創歷屆中博會之最。
本屆中博會聚焦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呈現諸多亮點,如設立“專精特新”展區和創新服務展區,為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立標桿、解難題;針對性舉辦論壇推介及對接活動,為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給政策、引資源。
中小企業亮出眾多“黑科技”
在“專精特新”展區,來自全國各地的參展商,帶來了各行各業的創新產品,“黑科技”元素隨處可見。
上海參展企業帶來的一架白色自動鋼琴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其融合了現代科技和傳統鋼琴的制作工藝,不僅能自動演奏,還能實現智能陪練。
來自深圳的優代爾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一款節能清潔產品。“只用一瓶水,就可以洗干凈一輛車。我們希望帶動全球的車主,把洗車這種日常消費變成環保行為。”該公司創始人陳新全說。
中博會組委會秘書處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副局長葉定達介紹,本屆中博會首設“專精特新”展區,集中展示超過1000家全國優秀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最新成果。同時,還專門為中小企業搭建了新品發布平臺,主要為“專精特新”展區參展企業服務,包含新產品發布、企業路演、技術對接等。
“參加中博會,不僅能讓我們展示優秀的產品,還能與不同行業的創業公司交流,相互學習與借鑒。”珠海光馭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劉通表示,其公司在此次展會上發布了一款柔性結構化變色薄膜材料,這種材料可以實現在不同視覺、不同應力和不同環境響應的色彩和性能變化,有望應用于時尚穿戴、消費電子、軍事防護、防偽識別等行業。
全球商品“一站式”展銷采購
走進境外主題展區,充滿異域風情的展位頗具吸引力,琳瑯滿目的全球商品映入眼簾。
今年中博會的境外參展企業總數為650家,展位總數1062個,參展的境外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達38個。除了主賓方馬來西亞和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外,還有泰國、墨西哥、中國臺灣等地區及國際組織參展。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總干事李勇表示,中小企業是全球經濟的主要參與者,它們占據正規就業人口和就業機會一半以上的份額,它們的發展能夠刺激市場的發展,創造更多的產品和服務,帶來服務與產品的創新,中博會是全球中小企業的盛事,有助于推動全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馬來西亞已是第二次擔任中博會的聯合主辦國。走進馬來西亞展區,進口餅干、榴蓮雪糕、手工藝品等商品令人應接不暇。今年馬來西亞共有50家企業參展,展區面積1500平方米,展位數110個,集中在特色食品、文化旅游和教育服務等行業。
馬來西亞國際貿易與工業部副部長王建民表示,中小企業對馬來西亞GDP的貢獻和2017年相比已經增長了37.1%,中小企業參與了國家發展的方方面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境外主題展區,許多境外參展商在中博會上不僅可以對接商務洽談,還可以面向全球采購商,實現“一站式”的產品展銷。馬來西亞燕窩、泰國榴蓮干、日本方便面等產品吸引了不少采購商前來購買。“在展會上買到的進口產品,相比市面價格更加優惠。”一名購買燕窩的采購商如是說。
特寫
中小企業6款高科技新產品現身中博會
上天! 無人機高空“喊話”應急救援
入海! 機器人下水幫助你精準釣魚
24日,在第十六屆中博會“專精特新”新品發布會上,全球首款釣魚機器人、便攜式系留照明無人機系統、0.12mm電子超薄玻璃、4K超高清廣播級攝錄一體攝像機、貴州刺力王、無毒無污染的柔性結構化變色材料6款新產品亮相,引發廣泛關注。
主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是中博會首次專門為中小企業搭建新品發布會,是“專精特新”展區專場活動的重頭戲。經過多次專家評審,從全國21個省市所推薦的107個新品中,選出6個具有代表性的產品進行集中發布,展示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成果。
新品發布會上,一架無人機突然飛進現場,這是浙江極客橋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便攜式系留照明無人機。據該司董事長兼首席創始人胡克飛介紹,這款無人機將攝像、照明、喊話、應急通信等功能模塊實現無縫銜接,具備亮度高、重量輕、抗風抗雨能力強等特點,可應用于公安、消防、電力、交通等部門在復雜環境下應急救援工作,曾在多次實際救援案例中表現優異,被譽為夜間應急照明“神器”。
來自北京的臻迪集團則展示了一款水下無人機——“PowerDolphin小海豚”。它是全球首款釣魚機器人,搭載獨家的220°雙關節4K相機,可以實現水上水下4K錄制、智能化釣魚輔助、水下地形繪制和快速救援等功能。其采用了突破性的無線控制技術,使得“PowerDolphin小海豚”無線控制距離達800米,通過人工智能的算法,能夠準確推薦釣點位置,拖掛魚鉤精準到達指定位置,極大延展了“魚竿的長度”及釣魚范圍。
以前,在世界上能自主研發和生產廣播級攝像機的企業,只有松下、索尼、夏普等國外企業。廣州扳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岳拋出疑問——廣播級攝像機市場中為什么不能有中國產品?為此,其公司堅持創新攻堅,致力于國產高端音視頻設備研發,目前已經完成國內首臺全自主研發產品級高端廣播級高清高速攝像機,在技術上填補國內技術上的空白。
在發布會現場,蚌埠中建材信息顯示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李俊峰,從一張透明的玻璃名片說起其公司的創新發展道路。
李俊峰所展示新品——0.12毫米超薄電子玻璃,先后攻克耐腐蝕性、可彎曲度、高溫等多個難題,是目前采用浮法技術拉引的世界最薄玻璃紀錄,這也標志著中國玻璃行業實現從跟跑、并跑向領跑的跨越,為曲面顯示、可穿戴設備等前沿科技領域行業打下了良好的基板原料基礎。
玻璃可以被賦予色彩嗎?珠海光馭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劉通給出了肯定的答案。當天該公司發布的柔性結構化變色材料,具有超高光學和力學性能,可實現在不同視覺、不同應力(拉伸、按壓等)和不同環境響應(溫度、濕度等)的色彩和性能變化,實現指示、裝飾、防護等作用,可應用于時尚穿戴、消費電子、軍事防護、防偽識別等行業。
一顆小小的刺梨能帶來什么?貴州宏財刺力營銷有限責任公司的新產品打開了人們的想象力。充分利用大自然的饋贈——貴州刺梨,該公司通過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研發產品近40余項,目前已帶動30余萬戶農戶共108萬人增收致富,脫貧攻堅成效顯著。
聲音
專家支招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聚焦主業創新 實現可持續發展
24日下午,以“邁向高質量發展新時代”為主題的第十六屆中博會中國中小企業高峰論壇舉行。經濟學家、企業家等圍繞主題進行發言對話,深入剖析經濟高質量發展、解構產業和消費新格局,幫助中小企業著眼宏觀趨勢作出決策。
本屆中博會聚焦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可以促進中小企業樹立高質量發展的意識,探尋適合自己特點的高質量發展措施。但中小微企業但不能照搬大企業,動不動把研發投入增至營銷收入的8%—10%,難度很大,讓他們都去建自己的研發中心,也不現實。
事實上,“專精特新”不完全是指高科技產業,精益化管理、精細化加工、工匠精神也包含在內。換句話說,中小企業的創新能力不一定要有多強,堅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樣可以實現高質量發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小企業研究所副所長張文魁
高質量發展意味著要聚焦主業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尋求差異化的競爭能力。對中小企業而言,不能像原來那樣做同質化的東西,要做到差異化。
原來我們做LED、航空發動機、電動機等各種各樣的生產線,但現在我們聚焦主業,只針對汽車等一兩個行業去做,一輛車上有兩三千元的設備投資,全球一億輛車就有兩三千億元。基于主業把這產業做深做透,也希望借此讓我們國家從產品研發到制造工程、制造效益上有更大突破。
——廣州明珞汽車裝備有限公司董事長姚維兵
大企業也好,中小微企業也好,未來的發展要順勢而為,只有順勢而為才能向高質量發展過渡。
向高質量發展過渡,并不是每家企業都能成功。但如果能利用好中國的規模優勢、創新能力、城市化動力以及未來新的貿易結構變化、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等有利條件,企業就會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如果中小微企業抓住了這個階段,也許十年、二十年之后,有望成長為世界級企業。
——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