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要聞動態 > 投資動態

廣州獲評全國促進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實施技術改造成效明顯城市 工業投資首次突破千億大關

時間 : 2020-05-11 10:08:19 來源 : 廣州日報
【打印】 【字體:

  近日,廣州入選全國2019年促進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實施技術改造成效明顯地方名單,獲得督查激勵,是全國十個成效明顯城市之一,將獲得工信部在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升級導向計劃安排,制造業單項冠軍及其他示范項目、示范企業、示范平臺評定等方面的優先扶持。廣州市的工業發展是如何取得如此好成績的呢?

  廣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工業發展,不斷推動工業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和高質量發展。近年來,廣州陸續出臺制造強市戰略規劃、價值創新園區和村級工業園、協同構建粵港澳大灣區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行動計劃等60多份政策文件,積極推進廣州開發區、南沙、增城三大國家開發區、四個省級開發區、市級十大價值創新園區和95個產業園區建設,布局新能源汽車、新型顯示、互聯網、生物醫藥等六大千億級新興產業集群,培育了4個千億級產業和超百個百億級大型骨干企業。

  廣州是國家先進制造業重要基地,華南地區工業門類最齊全的城市,制造業綜合實力和配套能力居全國前列,在一線城市中率先獲批“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國家服務型制造示范城市、全國信息消費示范城市,成功打造中國軟件名城和“全球定制之都”案例城市,數字經濟以及“兩化”融合等多項指標位居全國前列,被國家列為首批規模化部署5G商用試點城市。2019年,廣州市工業經穩增長,主要指標實現“三穩”:一是工業增加值和總產值穩步回升,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從年初的1.1%回升至5.1%;二是投資額穩定增長,工業投資首次突破千億大關(增長9.1%);三是高新產業穩中有進,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1%。廣州市的工業發展在三方面表現突出:

  一、綜合施策,全力以赴推進工業穩增長

  2019年先進制造業增加值總量2677億元,先進制造業占規上工業比重為58.4%。其中,2019年工業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24.2%,占全省工業增加值比重15%。

  一是抓全年目標管理。對全市11個區、13家市屬工業集團、1000多家監測企業進行全面摸查,提出全年全市工信領域主要預期增長目標并分解下達各區落實。建立10多份企業清單,針對性開展政策宣貫和企業服務。

  二是抓運行監測分析。以市屬工業企業集團、中小企業為重點監測樣本,結合效益、用電等相關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形成工業經濟監測快報,為及時掌握產業發展動態提供依據。

  三是抓企業服務扶持。精準幫扶下滑企業,11個服務組對產值增速下降的前100家企業進行走訪調研,“一企一策”進行精準幫扶。加大資金扶持力度,設立規模超20億元的高質量產業發展資金,近三年安排財政資金約60億元,支持項目近2800個。

  四是抓制造業企業降成本。出臺《廣州市人民政府關于落實廣東省降低制造業企業成本若干政策措施的實施意見》,加大制造業降成本措施和省“實體經濟十條”(修訂版)的宣貫服務力度,每年為全市制造業企業降低40億元成本。

  五是抓規下工業企業上規模。從政府共享平臺篩選出主營業務收入1000萬元~2000萬元的小微工業企業名單,建立超過3000家小微工業企業培育數據庫,加大財政扶持,強化企業服務,2019年共有893家企業獲得8930萬元獎勵。

  二、精準發力,工業和技改投資創歷史新高

  2019年,全市完成工業投資1038億元,同比增長9.1%,工業投資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總量位居全省第二。技術改造投資占工業投資比重為35.42%,比2018年提高8.4個百分點,工業和技改投資總量均創歷史新高。

  一是開展新一輪工業企業技術改造行動。支持企業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對現有設施、工藝條件及生產服務環境等進行技術改造。

  二是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圍繞產業高質量發展,將技術改造作為企業申報重點專題予以扶持。從最近三年數據看,扶持資金拉動效應逐年提升。

  三是實施定期例會和清單化管理制度。建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收入10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重點工業投資項目、重點技術改造投資項目、備案技術改造投資項目的“五單管理”制度。

  四是加大項目招引和服務力度。專人重點跟進60個工業和信息化領域重大投資項目。引進馬斯特智能裝備、樂藥信息科技、騎安科技、創維智能產業創新基地、恒瑞醫藥產業化基地、恒大新能源汽車三大基地、寶能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維信諾第6代AMOLED模組等一批重大項目,60個工信領域重大投資項目完成投資額1252億元。

  三、聚焦轉型,推動制造業優化升級

  一是推動工業結構調整。堅持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新興產業培育,加快制造業向高端、智能、綠色、服務方向轉型升級,推動新舊動能接續轉換。

  二是建設制造業創新中心。制定專項扶持政策,成功申報國家級、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的,市級財政將分別給予一次性補助或者最高1億元的直接股權投資,省財政一對一配套支持,市級財政已撥付4000萬元支持聚華印刷等創新中心建設。目前,全市已獲批籌建8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包括1家國家級和7家省級,居全省首位,涉及印刷及柔性顯示、機器人、CPS離散制造數字化、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家電、輕量化高分子材料、高檔數控機床及關鍵功能部件等領域。

  三是加快發展服務型制造。推進“兩業深度融合”,鼓勵制造業企業發展定制化生產等新業態,開展規模化定制產業發展研究,廣州被確定為全國首批六個服務型制造示范城市之一,聯合國工發組織授予廣州全球“定制之都”案例城市。全市擁有工業設計中心53家,其中國家級5家,居全國前三,省級21家,居全省第一。從化生態工業設計研究院納入首批國家工業設計研究院培育對象。

  四是依法依規淘汰落后產能。結合廣州市產業發展實際和結構調整需要,依法依規推動落后產能關停退出工作。

  五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加快建設四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下一步要做好這五個方面

  一是打造企業服務直通車、開設“政策直播間”,邀請市直相關部門利用網絡直播開展政策宣講,組織各銀行 “村級工業園開發貸”“租金貸”等金融產品在線講解培訓,打通政策實施最后一公里。鼓勵金融機構為企業量身定制“醫采貸”“連連貸”“成長貸”等特色信貸產品及服務方案。

  二是設立制造業直播“帶貨”專場,擦亮“廣州品牌”。會同市商務局等部門,加大制造業網絡銷售“帶貨”、產銷直連直播的宣傳推介和業務培訓,打造“廣州制造”系列專場。

  三是堅定不移增強汽車產業鏈核心競爭力。落實促進汽車生產消費若干措施,推動恒大汽車、寶能汽車等重點項目投資進度。制訂本地芯片等電子信息企業向廣州市車企供應的優惠政策,爭取開放區級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試點權限。

  四是加快一批產業項目和示范載體建設。制定 “數字新基建”發展行動計劃,實施5G發展“頭雁”行動、人工智能場景構建行動、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行動、充電基礎設施提升行動,發展5G、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以及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重點領域,推動數字經濟萬億級規模增量。

  五是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快5G+4K、8K高清顯示產業發展壯大,力爭今年超高清與新型顯示產值超2000億元、增長10%以上。加快發展綠色石化,支持廣石化清潔化升級改造,打造世界一流綠色能源化工企業。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