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榕江水,40根高性能海工混凝土組成的樁基群矗立江中。5月23日,汕頭牛田洋快速通道項目特大橋北主塔墩最后一根鉆孔樁順利灌注完成,標志著大橋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伴隨著疫情防控的常態化,汕頭大地一片熱火朝天,一大批重大項目拔地而起,為全力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強勁支撐。
今年前4個月,汕頭市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33.6%,其中55個省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43.3%,進度位列全省第一,發展新動能不斷釋放出來。在當前加快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沿海經濟帶東翼重大引擎的背景下,汕頭把加快重點項目建設作為推進“雙統籌”工作的有力抓手。
“加速跑”促新基建落地
疫情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挑戰。汕頭通過建立能源、交通、產業、環保、城建、農業水利、醫療教育、文化體育等八個重點項目的專項指揮部,建立工作任務清單制度,倒逼重點項目加快建設,加速開動復工復產引擎。早在2月底,156個續建重點項目已全部復工;截至4月底,145個計劃新投資項目已開工88個,占比61%。
“加速跑”中,新機遇不斷涌現。在謀劃一批又一批重大項目的同時,汕頭市把推動項目投資作為經濟穩增長的關鍵舉措,努力為項目加快建設紓解資金壓力,促新基建、新項目落地。
在省發改委的大力支持下,汕頭市謀劃儲備的項目中,已有33個項目獲得2020年提前下達專項債額度約55億元;近期又有38個項目通過國家審核列入2020年新增專項債項目,獲批資金需求79.11億元。據悉,汕頭積極爭取并獲批的政府專項債額度在全省排名靠前。
而汕頭市也明確爭取到政府專項債等上級資金支持的項目,必須在第三季度前開工。這意味著上述71個項目有望在今年內動工建設,也就是有更多重大項目將加入到釋放牽引帶動效益的行列中,有利于更好地應對經濟下行壓力。
實際上,這是汕頭力促重大項目形成投資實物量、推進“雙統籌”的工作法。該市謀劃籌備的這批項目,涵蓋交通、生態環保、醫療衛生、物資儲備、冷鏈物流、產業園區基礎設施以及新型基礎設施等領域,將為市場強信心、補短板、擴內需開啟新的引擎。而隨著更多項目開工建設,汕頭整體經濟將形成良性互動,更好更快恢復到正常發展水平。
“新引擎”驅動高質量發展
5月16日,汕頭海灣隧道東線順利貫通之后,北岸緊密連接東西線隧道的龍湖溝段隧道施工也如火如荼地進行。施工單位組織了600余名工人正自南向北對龍湖溝段進行回填等作業,預計9月份將有超過1000名工人在此奮戰。
海灣隧道是汕頭內海灣第三條過海通道,因其地質復雜、施工難度極大,被稱為“世界級超級工程”。預計2021年9月30日通車運營,實施免費通行,將對促進汕頭“一灣兩岸”發展、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具有重要意義。
不止是海灣隧道,汕湛高速汕頭段項目也在緊張作業,正圍繞今年全線通車目標開足馬力。而潮汕環線高速則在完成控制性工程跨榕江特大橋主塔封頂之后,朝著6月底實現主橋鋼箱梁合龍的計劃推進,一舉沖刺年底通車目標,該項目呈半環形穿過汕頭、揭陽、潮州三市,將構筑起潮汕地區的高速公路環線,增強汕潮揭都市圈內生動力。
今年,汕頭全市重點項目安排301個,總投資3705億元,項目涵蓋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民生實事等多個領域,投資規模大、發展前景好、產業帶動力強,既補短板,又賦新能,為汕頭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奠定基礎。
除列入今年投資計劃的301個重點項目之外,該市還謀劃了84個預備重大項目和117個公共服務領域補短板項目,至此,全市共有在建和準備開工重大項目超過500個,總投資超5000億元,將為汕頭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