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上屆首次舉辦進口展的摸索,本屆廣交會進口展進行了多項改革,如確保進口展區展品100%境外制造、增設原材料展區等。
新門檻擋了近半報名企業
有關業內人士指出,上屆廣交會進口展區的不少展品,都是三資企業在內地制造的,使得首次設立的進口展遭遇了不大不小的尷尬。
徐兵介紹,為了確保從本屆起進口展區的展品100%境外制造,大會針對境外參展企業增設了三大準入標準:一是進口展區參展企業必須是境外注冊的企業,而且注冊時間3年以上;二是參展展品必須全部都是境外制造的,并向大會提供原產地證明復印件;三是要求參展企業和展品進館前,必須提供海關清單和相關單證。
“報名參加本屆廣交會進口展區的面積實際上接近3萬平方米,但大會方根據新的準入門檻,將其中近半不符合條件的企業擋在了門外?!毙毂f。
香港企業受沖擊最大
上述門檻的提出,使得上屆進口展區數量最多的香港企業受到了最大的沖擊。據統計,雖然本屆進口展區面積擴大了五成,但前來參展的香港企業卻減少了一半,從89家降到49家。
據統計,前來參加進口展的最多的國家和地區分別是臺灣、馬來西亞、韓國、香港、美國、新加坡。與此同時,為了適應國內采購商對原材料的進口需求,本屆廣交會進口展區專門增設了原材料展區,珠寶展區則被取消。
由此一來,本屆進口展共有9個展區,分別是機械設備、小型車輛及配件、電子信息及家電、五金工具、建材及廚衛設備、原材料、日用消費品、裝飾品及禮品、食品及農產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