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昨日(7日)從省政協經濟委員會組織的“加快我省交通建設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調研活動中獲悉,2008年—2012年我省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計劃投資3600億元。
珠三角高速路將超3000公里
省交通廳廳長何忠友介紹,高速公路計劃投資2200億元,加快出省高速公路建設,完善珠三角高速公路網;至2012年力爭全省高速公路里程達5500公里,其中珠三角超過3000公里。而普通公路方面,國省道計劃投資300億元,進一步完善網絡,形成與高速公路網互為補充的區域干線公路網,確保國省道出省公路全部達到路況良好的二級以上。農村公路計劃投資100億元,力爭在2009年完成4.8萬公里通村委會公路路面硬化任務;扶持華僑農場、農墾、林區公路和旅游公路等專用公路建設。
900億用于大型專業碼頭建設
此外,航道計劃投資35億元,基本建成珠三角“三縱三橫三線”高等級航道網,并進一步加密、延伸;提高珠三角航道網的通達與快速集疏運能力;加快出省航道和西江主通道、東江、北江等山區航道建設,推動水運腹地逐步向山區縱深發展。港口計劃投資900億元,重點加快沿海港口煤、油、礦等大型專業碼頭建設;加快廣州、深圳集裝箱干線港和珠海、惠州等主要支線港的集裝箱專業泊位建設;至2012年,全省港口吞運量達16億噸,集裝箱吞運量6600萬TEU。
政協委員呼吁交通建設回歸“公共產品”屬性,并建議———
交通帶旺地段開發商應返利
五年來我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取得很好的成績,已完成投資1988.5億元,年增長18.3%,居全國第三位。但仍有一些因素制約著交通建設發展。以公路為例,當前的主要問題包括公路債務沉重影響籌融資能力、公路建設拖欠工程款影響交通可持續發展、政府還貸公路收費站承受沉重還貸壓力、車輛超載給公路帶來巨大的損失。
省政協委員、廣東省商學院教授李建潯表示,交通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產業,具有社會性、共用性和公益性等屬性,從長遠的角度看,在政府財力已經逐步寬裕的情況下,公路作為公共產品的屬性要復位。公路建設特別是高速公路建設要更多地發揮地方政府和市場機制的力量,加大政府財政投入。交通建設中政府在其中應該發揮主導作用,在土地拆遷、農田建設、環境保護等方面,各方面應該互相協調共同發力。
省政協委員、華南理工大學教授李定安同樣指出,在交通建設中,政府一定要加大投入,發揮應有的作用。而作為建設主體自身也應該解放思想采用更多靈活的方式解決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現在特別講究公平和效率,交通建設帶動了周圍城市的發展和區域經濟的發展,包括周圍的房地產、服務業等,交通是一個帶有公益性質的事業,不能讓小部分人分享因此帶來的收益,而應該考慮采用一定形式讓周圍的這些房地產開發商返利給交通建設。
鏈接
我省綜合交通部分規劃情況
高速公路出省通道
重點建設湛江至徐聞、云浮至廣西梧州(省界)、羅定至廣西岑溪(省界)、三水至廣西賀州(省界)、懷集至湖南永州(省界)、韶關至于江西贛州(省界)、梅州至福建龍巖(省界)等出省高速公路通道項目,加快推進瓊州海峽跨海工程建設有關工作。
鐵路進出省通道
重點建設武漢至廣州客運專線(含新廣州站)、黎湛鐵路河唇至湛江段增建二線、東南沿海鐵路廈門至深圳段、洛湛鐵路廣西岑溪至茂名、韶關至贛州鐵路、貴陽至廣州鐵路、南寧至廣州鐵路、梅州至瑞金鐵路等項目。
珠三角與東西北地區連接的運輸通道
重點建設廣州至河源高速公路、清連公路高速化改造、廣州至韶關樂昌高速公路、茂名至湛江鐵路、廣東西部沿海鐵路深圳至茂名段、龍川至汕尾鐵路等項目。
珠三角地區交通運輸網絡
加快建設珠三角環形高速公路、珠江三角洲外環高速公路、廣深沿江高速公路、廣州至高明高速公路、東莞至惠州高速公路、廣珠鐵路等項目。
東西北地區交通網絡和農村公路建設
重點建設汕頭至揭陽高速公路、汕頭至普寧高速公路、羅定至陽江高速公路、龍川至英德高速公路、河源至清遠高速公路等項目;加快縣通鎮和鎮通行政村公路建設,完善縣鄉公路網;重點建設粵北山區和東西兩翼農村公路,實現有條件的自然村通公路;加快農村客運網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