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商的形象和牌子要保護好。”省委書記汪洋昨天(2月21日)對福建省廣東商會會長潘偉明殷殷囑咐。潘偉明隨即召集商會會員,動員大家加強團結和交流,共同擦亮廣貨金字招牌。
福建省廣東商會是剛成立不久的廣東駐外商會。承受過中國經濟轉型的洗禮以及金融危機的沖擊,粵商們越來越覺得抱團取暖加強信息交流溝通的必要性,廣東各駐外商會成立加速。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作為各地廣東駐外商會的指導單位,也正不斷給粵商提供著新的交流機制。
“各地商會是我們在各省的代表,它們首先就是一個很好的交流平臺。”省經濟和信息化委主任楊建初表示,省外的廣東商會擁有眾多的會員企業,它們本身就是一條粵企之間信息互通的管道。抱團發展,很重要的一環就是這種信息互通和資源分享。
除此以外,省經濟和信息化委還準備在各省選聘一批“廣東商業代表”,一方面負責為廣東企業在外地投資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其他服務,另一方面也幫助廣東積極引進外資,獲取省外優質項目的信息。
“山洽會、中博會都是粵企之間交流的渠道。”楊建初說,廣東在外省的20余家商會都會參加這類大型展會,帶來各地最精品的項目和產品,這種交流不僅是簡單的市場信息交流,更是企業發展理念的交流。
不僅如此,在各大展會之外,省經濟和信息化委也為外地粵企提供了便捷的信息查詢渠道。楊建初表示:“我們會定期地搜集、整合一大批廣東各地市的優質招商引資項目,供各地的商會進行挑選。”
“這種省內篩選優質信息,主動推送給外地粵企的做法我們特別歡迎。”潘偉明認為,省經濟和信息化委不斷創新的交流機制為企業獲取市場動向和投資機會提供了難得的機會,各地商會也會把握好。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副院長李勝蘭則進一步提出,廣東招商引資的重點應該瞄準省外粵商,尤其是那些自身發展比較成熟的廣東企業。“粵商成為廣東招商重點,具有先天和后天的雙重優勢。”
事實上,廣東省內產業轉移園已經把省外粵商作為招商引資的重點。“我們十分歡迎外地的優質粵企回鄉投資落戶。”揭陽市產業轉移示范園區管委會主任陳方浩坦言,許多廣東企業在省外扎根多年,積累了豐富的企業管理、產品研發資源,擁有一批等待落戶的大項目,這正是園區最理想的“住戶”。
李勝蘭分析,“能夠在外省扎根發展的企業家,都具有一定的實力和影響力。尤其是一些擁有高新技術項目的企業家,更是不可多得的招商對象。”事實上,隨著粵東西北投資環境的不斷改善,二次創業的外省粵企也更多地瞄準了這些新興的工業園區,希望能夠回到家鄉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