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要聞動態 > 投資動態

現代產業成為廣東發展"脊梁" 發明專利授權量全國第一

時間 : 2013-03-15 23:06:47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根據統計數據,2012年在廣東現代產業的“雙輪驅動”中,先進制造業增加值10529.64億元,增長8.3%;現代服務業增加值15036.65億元,增長9.5%,二者增幅均高于經濟增長速度。

  從以前的“拼體力、拼資源”,到如今的“拼知識、拼智慧”,肇始于2007年年底的廣東現代產業體系建設,通過數年的涅槃變身、轉型升級,如今已經站在新的臺階起點上,從而成為廣東經濟力量中的“脊梁”。

  重大項目成現代產業“驅動引擎”

  中航通飛(珠海)基地、廣汽自主品牌乘用車、鐵路和諧型大功率機車修造基地、廣州南沙重型機械、深圳華星光電8.5代液晶面板……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名字,成為廣東先進制造業的個體“縮影”,它們也成為廣東經濟力量中重要的增長主力軍。

  據了解,2012年廣東第二產業增加值為27825.30億元,增長7.6%,而高技術制造業和先進制造業的增加值增幅均高于這一數值。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0.7%,其中,醫藥、航空航天器、電子及通信設備、電子計算機等均有不俗的表現。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3%,其中,裝備制造業增長9.1%,鋼鐵冶煉及加工業增長10.1%,石油及化學行業增長5.8%。

  據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廣東現代產業中,汽車、裝備、船舶、石化、鋼鐵等重大項目均發揮了類似“驅動引擎”功能,正是受其積極帶動,廣東先進制造業布局才得以進一步優化。

  在重大項目當中,廣汽集團、東風日產等骨干企業開始做強做大,中委廣東石化2000萬噸/年重油加工工程項目、廣鋼環保遷建湛江項目等工作加快推進,廣東南車城際軌道交通修造基地、中海油深水海洋工程裝備等項目初顯雛形,廣東以重大項目為“龍頭”依托,延伸上下游產業鏈,打造出一批先進制造業的基地。

  此外,廣東還以“現代產業500強”項目為核心,吸引相關產業集聚至其周邊發展。比如,汕頭市以東方鋯業公司新材料項目為依托,積極規劃建設鋯產業基地。中山市通過明陽風電企業大型風力發電機組及關鍵部件產業化基地項目的建設,引進相關部件企業,形成較為完整的風電設備產業鏈,諸如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根據廣東《先進制造業重點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十二五”時期,廣東先進制造業將完成投資約1萬億元,其中裝備制造業約3000億元,汽車工業約1800億元,石化工業約3000億元,船舶工業約1000億元,鋼鐵工業約1200億元。

  屆時,廣東將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50個,實現增加值2500億元左右,占先進制造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3%左右。

  廣東社科院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向曉梅表示,廣東開始大力推動現代產業體系建設以來,目前已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無論是重大項目,還是“現代產業500強”的實施,都在廣東經濟發展中起到“領頭羊”的作用。

  新型業態經濟開始“異軍突起”

  在白云區物流重鎮太和鎮,林安物流園、淇駿物流園等“四方物流基地”星羅棋布,交通運輸車在場外有序地打卡進出,園內席位上,不少車主、客戶正在通訊平臺上查詢貨運車次……

  近年來,廣東進一步確立流通大省的地位。據了解,廣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連續29年全國第一,占全國的11%,流通業增加值全國第一,占全國的12%。發展現代流通業,成為廣東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一個體現。

  在2012年廣東經濟發展中,現代服務業增加值15036.65億元,增長9.5%,比經濟增幅高1.3個百分點。

  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果從經濟發展來看,2012年廣東人均生產總值突破8000美元大關,進入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世界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服務業占GDP的比重都在60%以上,而廣東的比例僅為45%,加上國家要求“十二五”時期廣東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8%,因此,“任務十分艱巨,加快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成為必然選擇”。

  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商貿中心和旅游集散地……廣東現代服務業通過一個個具體的舉措,成為廣東現代產業體系的又一極力量。

  此外,在現代服務業中,廣東新型業態經濟開始“異軍突起”。以傳統優勢產業為基礎,以金融業、物流業、信息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等現代服務業為依托,廣東又出現了一大批如同遠程醫療、遠程教育、電子商務、研發設計、人力資源服務、檢測認證服務、第四方物流等現代服務業新業態,并成為經濟發展不可忽視的力量。

  以人們喜聞樂見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為例,僅一部風靡國內的動畫片,就帶動了包括動漫、文化創意、造紙、印刷、物流等在內的系列衍生品市場價值超過10億元。

  業內專家表示,廣東還有一大優勢,毗鄰港澳的地理優勢將為廣東發展現代服務業提供一定的支撐。據了解,“十二五”期間,廣東繼續圍繞落實中央批準的34項對香港、28項對澳門服務業開放政策措施“先行先試”。

  無論是廣州南沙,還是深圳前海,抑或是珠海橫琴,都可以在里面隱隱約約看到粵港澳服務業合作區建設的“影子”,而粵港澳在金融、旅游、物流、會展、專業服務與外包、文化創意等服務業領域的合作也將迎來新的“春天”。

  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廣東的現代產業布局已經基本完成,重大項目基本確定,“現代產業500強”項目不斷引進與優化。“十二五”時期,廣東產業發展“重心”應該同時放在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上面,從而提高整體產業的競爭力。

  自主創新能力躋身“第一梯隊”

  日前,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了2012年我國發明專利授權量的有關數據。去年,我國發明專利授權量達21.7105萬件,同比增長26.1%。在發明專利授權量排名方面,廣東省以22153件榮登榜首,北京、江蘇緊隨其后。

  出臺全國首部《自主創新促進條例》,把自主創新作為產業轉型升級的核心推動力,實施重大科技專項和產業技術路線圖……廣東對于自主創新的重視從這些舉措中可見一斑,從而實現重大基礎研究“質”的飛躍,創新能力也躋身國內“第一梯隊”。

  廣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汪一洋表示,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以及現代產業體系建設中,需要擁有自己的品牌和核心技術,落腳點要落到自主創新上面來,沒有自主創新,“最終還是給人家打工”。

  據了解,2012年,廣東省全社會研發投入預計達1250億元,占GDP比重提高到2.1%。從2000年1%的比重到超越2%,廣東走過了12年歷程,并最終贏得現代產業的“滿園春色”。

  為解決人才的根本性問題,2009年以來,廣東累計引進以諾貝爾獎獲得者為代表的57個創新科研團隊和49名科技領軍人才,全省研究開發人員達41.08萬人,比2007年翻了一番,規模躍居全國首位。

  向曉梅表示,建設現代產業體系,關鍵是引進創新性人才,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真正做到由“低成本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轉變。

  代表熱議

  全國人大代表、省社會科學院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向曉梅:

  廣東轉型升級取得階段性成效

  近日,在全國兩會期間,圍繞溫家寶總理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要大力推進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廣東團的代表頗有感觸,他們認為,廣東近年來所堅持的轉型升級方向是正確的,正是由于早調整、早轉型,才使廣東頂住了內外經濟格局調整所帶來的壓力。當前廣東已進入進一步推進轉型升級、深化改革開放的攻堅期。

  “這幾年廣東的傳統發展模式受到了很大的挑戰,傳統的發展方式已經不可持續了。在這種情況下廣東啟動了調結構、轉方式的重要戰略行動,經過這幾年的調結構,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可以說,廣東轉型升級已取得階段性成效。”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向曉梅表示。

  向曉梅認為,廣東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有一條線是發展傳統優勢產業,即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這方面是非常有成效的”。通過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品牌的打造,包括渠道的建立,讓這些傳統產業真正成為優勢產業,真正成為有競爭力的產業,這主要基于廣東原來工業的基礎。

  “我認為廣東其實已經進入到了第二輪的重化工業發展時期,這是一個更高階段、更高水平的發展,廣東已實施的重大項目過兩年全線投產的話,這對廣東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轉變。”向曉梅說,另外,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方面,省里重點培育了三個產業:LED、電動汽車、電子新興產業,“現在已經能看到一批新企業的成長,這方面應該還是非常有成效的。”

  “廣東現代產業的總體布局已經完成,現在我們正在計劃延伸重點行業的產業鏈。”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發改委副主任魯修祿告訴南方日報記者。他表示,通過這幾年一批重大項目的引進和布局基本完成,廣東的現代產業體系總體框架已基本搭建。目前,廣東省汽車、石化等重點行業產業規模位居全國前列,初步形成產業鏈;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軌道交通裝備、智能裝備等產業已具備打造產業鏈的基礎。

  魯修祿認為,要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廣東應當加強核心技術的研發能力和品牌營銷的拓寬,搶占“微笑曲線”的兩端。“我們現在的產業基礎已經不錯,規模也非常大,但是現在我們缺的一個是核心技術,再一個就是關鍵零部件的制造和研發能力。還包括一些基礎元器件。”他表示,廣東應該更多地注重創新和研發設計,我們要結合既有的產業基礎,在這些產業基礎之上,向它的兩端延伸,“也就是抓產業鏈,一個是上游,就是研發設計這一端,另一個是市場銷售和商業模式這塊。”

  數說

  1.9萬億元

  根據《先進制造業重點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全省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年均遞增12%,到2015年,先進制造業增加值超過19000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50%以上。其中裝備制造業、汽車工業、石化工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29%、7.5%、13%。

  “三二一”產業結構

  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左右。到2015年,服務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48%,基本形成“三二一”的產業結構;人均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9%左右,2015年人均服務業增加值達到3.5萬元以上;服務貿易年均增長20%以上;服務業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比重力爭達到38%左右。

  22153件

  2012年,廣東在發明專利授權量排名方面,以22153件榮登榜首,北京、江蘇緊隨其后。全社會研發投入預計達1250億元,占GDP比重提高到2.1%。此外,PCT國際專利申請超過100件的省(市區)達到16個,其中,廣東(9211件)、北京(2705件)和上海(1024件)位居前3名。

  發展樣本

  快遞成新型業態經濟“佼佼者”

  在深圳寶安機場的順豐華南分撥中心,大樓后面停靠著數架噴有“SF”標識的波音757飛機,正靜靜地等待著貨物的到來。以快遞起家的順豐,目前已經發展到共有28架飛機每天在天空穿梭,以滿足人們日常物件寄送的需求。

  而在分揀中心內部,一塊面積達10000多平方米的自動分揀場地“全流水作業”:來自全國各地的貨車源源不斷地開進來,一條伸縮皮帶自動伸入車內,在皮帶傳輸下,貨物在場地經過大小分揀、貨源甄別、紅外線掃描、安全檢測等一系列流程,最后進行包裝,穩穩當當地運入飛機艙內,從而飛往上海、杭州、北京等地。

  “這在2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據順豐華南分撥中心一名工作人員介紹,那時快遞的職業還只是被人叫作“背包客”,甚至還有點被人所歧視的感覺。但誰能想到,經過歲月磨礪后的順豐,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擁有4000余個網點、營業額超過150億元,員工達16萬人的“中國的聯邦快遞(FedEx)”。

  而在廣東快遞“大本營”的虎門,一家家快遞公司比肩為鄰,往來全國的貨車絡繹不絕。它們把全省甚至全國各地的快件運送至這里,經過巨大的分揀中心操作后快速運出,然后又抵達國內各地。

  據上述順豐工作人員介紹,以前的“背包客”很簡單,只是完全純人工幫企業或客戶送東西,但現在經過發展,科技含量不斷提高,比如既有純自動的貨物分揀設備,還有手持終端掃描儀,還有飛機的投入使用,從而成為新型業態經濟發展中的“佼佼者”。

  據廣東省郵政管理部門統計數據,2012年,廣東郵政業務總量完成395億元,同比增長36%;實現業務收入(不包括郵政儲蓄銀行直營收入)321億元,同比增長30%,占全國總收入的16%;其中,快遞業務收入完成246億元,同比增長38%,占全國快遞業務收入的24%,“接近全國四分之一的市場”。

  廣東商學院流通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先慶表示,現代流通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龍頭。在任何國家和區域,現代服務業都是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在經濟轉型過程中,商貿流通業是發展服務業的先導性產業和基礎性產業。

  事實上,業內專家認為,現代服務業新業態是新技術的主要提供者和促進者,是創新活動最活躍的領域,技術的不斷創新運用將有力地推動服務模式轉變和產業升級,二者形成良性互動。

?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