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交通運輸部門就《關于進一步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下稱《實施意見》)再次征求意見。《實施意見》提出將允許建立票價聯動機制以對公交票價進行及時調整,并將加快“嶺南通”公交IC卡的推廣應用,到今年年底前實現全省公共交通一卡通以及與港澳地區互聯互通。
公交票價:或將建立影響因素聯動機制
近年來,盡管廣東通過各種渠道籌集交通發展資金,對城市公交給予了一定的資金和政策支持,但尚未建立穩定的資金來源,與周邊兄弟省份相比,廣東省級財政公共交通資金投入“十分有限”。
在市一級財政方面,除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江門等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城市外,多數地市未將公共交通納入公共財政一般預算,也未設立城市公共交通發展專項資金。
《實施意見》從加大投入、穩定資金來源、量化最低資金投入標準等方面進行了明確,明確了省級財政資金“引導”和城市資金“主導”的發展思路。
《實施意見》提出,將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其中省級財政每年將安排一定專項資金,重點加大對綜合客運樞紐、公交樞紐、公共交通示范項目、信息化建設等項目的投入力度;省內各地市則應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的投資政策,設立不少于本級財政一般預算1%的公共交通專項資金,并從城鎮公用事業、市政公用設施、土地出讓等收費和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公共交通發展,逐步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投入資金占地方財政收入的比例。
對于“長期低票價運行”的公交,《實施意見》表示,將建立科學票價體系,要求各地市在堅持低票價基礎上,綜合考慮城市經濟發展、企業合理成本、財政補貼補償、社會承受能力等因素,完善價格形成機制,合理制定城市公共交通票價,并建立公共交通票價與相關影響因素間的聯動機制,及時調整票價。
政策性虧損:全額補償“不拖欠不挪用”
城市公共交通是重要的基礎設施和公益性事業,與居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對于公共交通的發展,廣東擬實行稅費扶持和規范補償補貼。
根據《實施意見》,廣東將對城市公共交通行業用氣、用電價格進行優惠,并落實城市公共交通免征新購置車輛購置稅、減免車船稅等扶持政策。對城市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由政府征收的相關配套費用,各地給予適度減免。
同時,對企業因執行低票價、刷卡打折以及老年人、殘疾人等減免票和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務等形成的政策性虧損給予全額補償;對企業技術改造、節能環保、經營冷僻線路等方面增加的投入給予適當補貼,補貼補償資金至少每季度發放一次,不得拖欠或挪用。
公交出行比例:大城市2020年達六成以上
據省交通運輸部門介紹,截至2012年底,全省共有公交業戶197戶,公交車輛5.20萬輛,公交運營線路總里程達9.13萬公里,廣州、深圳、佛山共開行城市軌道交通線路13條,運營里程達413公里,共設置站點262個,全省城市公共交通日均客運量達3300多萬人次。
據《實施意見》,到2020年底前,將建成以廣州、深圳、珠海為主要樞紐,覆蓋珠三角區域內主要城鎮的城際軌道交通網絡。到2020年基本實現特大和大城市中心城區公共交通站點500米全覆蓋,“力爭到2020年,全省特大和大城市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比例達到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