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省將繼續對“兩河”(淡水河、石馬河)和茅洲河實施流域限批,同時將流經深莞兩市的茅洲河污染綜合整治列入省級掛牌督辦10個重點環境問題之一。
本月21日,省政府召開淡水河石馬河及茅洲河污染整治工作現場會。副省長許瑞生在會上強調,要常抓不懈,精準治污,確保“兩河”及茅洲河整治目標如期實現。許瑞生一行先后現場考察了茅洲河共和村斷面、深圳寶安區沙井污水處理廠、茅洲河東寶河橋斷面(深莞交接)水質狀況。隨后在東莞召開淡水河石馬河及茅洲河污染整治工作現場會。
要求
“兩河”整治要著力創新整治思路
茅洲河治理2015年前水質達到Ⅴ類
許瑞生指出,“兩河”污染整治要著力創新整治思路,堅持“水系入手、截污為先、方式多樣、河道整治、適度美化、綜合治理”的原則;著力加大整治力度,推進支流沿河截污管網和河道整治工程建設,整治養殖業等面源污染,以環保倒逼轉型升級;著力確保資金投入,通過年度投資計劃、重大項目保障和吸納社會資本等措施確保重點項目資金落實到位;著力保持嚴管態勢,繼續實施流域限批,淘汰污染企業,強化環保執法。
對于流經深莞兩市的茅洲河,許瑞生表示,該河水污染十分嚴重,治理難度很大,任務非常艱巨,必須科學謀劃,創新舉措,攻堅克難,目標到2015年前水質達到Ⅴ類。要加快轉型升級,推進源頭控污,實施流域限批;要推進設施建設,狠抓工程減污,深莞兩市要確保2014年底前污水日處理能力達到或超過生活污水產生量,2015年底前流域各鎮街要實現旱季污水全收集、全處理,污水處理率達到90%以上。要強化環境監管,到2015年,流域內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達到95%以上,污染物排放總量比2012年削減20%以上。
措施
深莞惠建聯合治污機制,整治狀況定期報省府
環保專家表示,“兩河”與茅洲河流域分別跨越了深圳、東莞、惠州多個地區,建立上下游聯合治污機制,共同推進這三條河流的水污染治理,將有積極作用和重要意義。
記者了解到,下一步深莞惠三地將會以環保一體化為平臺,建立健全聯合治污機制,同步推進河流整治工作,并建立相關部門合力治污機制,加強水務、農業、建設、規劃、發改、經信等部門協作,以形成有效合力促進整治工作的開展。而環保部門則負責加強協調,監督跨界污染整治方案的編制和實施,定期組織評估,通報水質狀況和污染源整治的完成情況。
現場會還要求把流域污染整治任務和交接斷面水質達標納入各級政府任期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嚴格考核;對考核不達標或督辦任務完成不好的,要通報批評,并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省環保廳將建立督查制度,定期將“兩河”及茅洲河污染整治情況報告省政府。此外,對拒不執行處罰決定的企業責任人,依法從嚴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