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要聞動態 > 投資動態

養老產業成投資新熱點 房企龍頭、民間資本加速進入

時間 : 2013-09-13 17:24:48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最近,有很多人找我談合作開發養老服務產業,前來談合作的有房地產商,有物業公司。”廣州頤德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東升日前告訴記者,目前養老服務業投資熱日漸升溫,不少房地產企業都有意進軍該領域。該公司在廣州的首個養老服務項目頤福居長者公寓位于白云區麓湖公園,9月初將迎來首批入住者。

  最近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一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釋放聲音,確定了深化改革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任務措施,并表示“將推動社會力量成為發展養老服務業的主角”,再度激發各路資本進軍養老服務產業的熱情。根據我國規劃,到2020年將全面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覆蓋城鄉的多樣化養老服務體系。

  據悉,截至目前,包括萬科、保利、綠地、復地、富力等龍頭房企均拋出了養老地產發展計劃。

  “一床難求”:養老服務供需嚴重失衡

  廣州市民李惠女士將要移民美國,但她在廣州有一位70高齡的母親,為安置好母親,她在出國前花了三個月時間走訪廣州及周邊絕大部分的養老機構。

  “好難找到合適的,要么在很偏遠的從化、蘿崗等地區,養老院里沒有好的醫療設施和服務,周邊也沒有醫療機構配合;要么雖然在城市里,但設備簡陋、綠化少、空氣差,生活環境不好。”李惠女士告訴記者,有些條件較好的,比如有一家香港人投資、管理的養老機構,床位緊張,要排隊等候。

  “目前全省養老機構提供的床位,大概占到老年人口總數的1.06%。”廣東省養老產業促進會秘書長孫傳汶昨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與全國1.6%的差距十分明顯,廣東與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養老服務產業落后一倍。”

  據了解,隨著中國老齡人口逐年快速增加,養老服務需求越發強烈,而與之相對應的服務供應卻日顯短缺。來自首屆中國(廣東)醫養結合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高峰論壇上的信息顯示,據全國老齡委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85億人,占總人口的13.7%.預計到2013年底,中國老年人口總數將超過2億,到2025年,老年人口總數將超過3億,平均每年增加1000萬老年人口。而在廣東,據上個月廣東省財政廳在向省人大常委會匯報時的信息透露,截至2012年底,全省60歲以上老年人口約1101萬,占全省戶籍人口的12.8%.廣東省人保廳負責人稱,老年人占總人口12.8%,預計每年以5.7%幅度遞增,到2015年將達1300萬。

  而截至2012年,全國每千名老年人擁有的社會養老床位數僅為21.5張,城鄉養老機構“一床難求”的情況十分普遍。

  “差距明顯,從另一角度看,則是廣東養老產業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廣州頤德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東升告訴記者。

  近20家房企已投資民間資本逐漸活躍

  國內市場需求龐大的養老服務,引來各路資本的關注和投入。

  “我們的首個項目前期投資4000萬元,9月份率先開放的房間有120間。”位于廣州麓湖公園附近的頤福居長者公寓有關負責人稱,第二、第三期目前正在加緊作業。該養老機構屬于民間投資項目,主要針對廣州高端市場,公寓管理和服務均采用“港式”標準,其服務項目、設施設備、服務規范等均由香港一家知名的養老服務機構設計和培訓。

  據透露,廣州頤德投資公司目前在白云機場板塊、番禺華南板塊也有養老地產項目規劃,“面積要比頤福居大幾倍”,該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近期不少投資者都向他們表示感興趣,欲加入投資、合作,其中包括有港資、臺資等外資投資者,“有一位投資者在惠州拿到地,但他們沒有品牌、管理和運營經驗,想找我們合作;有些是業主、地產開發商轉型養老服務產業。”

  記者從專業生產銷售老人健康產品的南京中脈集團內部人士處獲悉,該集團近兩年也加入投資養老服務產業。旗下中脈投資公司以生態養生、養老養生、度假養生為產業方向,擬在全球各地建立養老養生連鎖基地。其中,該公司重點打造的第一家國際長壽養生項目——巴馬國際長壽養生都會項目在2011年6月正式在廣西巴馬縣開工建設,總投資額50億元,將建成為一個大型養老養生度假全能基地。

  而在上市公司中,萬科、世聯地產、金陵飯店、上海三毛、保利、富力等多家公司也在布局養老產業,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已有近20家房產公司投資養老產業。

  今年,各路投資者在養老服務產業動作加密:8月19日,世聯地產與臺灣最大的養老產業集團恒安照護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探索符合中國市場特點的養老服務模式。恒安照護集團是臺灣最大的一家專業的養老服務商。日前,深圳中海親頤現代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張昊巖向媒體透露,從今年開始,中海每年將投資運營2至3個養老項目,至2015年、2016年,計劃發展成12個養老項目。

  記者昨天從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養老研究中心發布的今年1-7月的《全國養老服務業走勢月度分析》中看到,“社會養老服務體系投資主體多元化趨勢顯著,已經形成政府投入、民間投資、港澳及國際資金共同投資建設的局面。”據其3月份報告分析,“3月,國際金融組織貸款開始支持我國養老服務,世界銀行擬投資5億支持我國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港澳具有養老服務經驗的服務提供者,也將可以在內地開辦營利性養老機構和殘疾人服務機構。”

  在最新一期月度分析中,中國公益研究院養老研究中心又指出,國內養老項目開發模式不斷創新,“7月,重慶、宜春、蓬萊等城市出現新的養老社區項目。”

  國家和地方密集出臺扶持政策

  記者發現,今年國家和地方對養老服務產業密集出臺相關政策。

  日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深化改革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任務措施,要推動社會力量成為發展養老服務業的主角。未來要推動醫養融合發展,探索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新模式,促進養老服務與醫療、家政服務、保險、教育、健身、旅游等領域互動發展。

  專家認為,目前養老服務業僅靠政府力量難以滿足養老需求,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境外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不僅可以破解養老難題、改善民生,也是調整投資結構、拓展消費需求乃至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切入點和著力點。

  在創新養老服務模式上,國務院常務會議中也提出,要重點發展居家養老,支持提供助餐、助浴、助潔、助急、助醫等上門服務。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覆蓋城鄉的多樣化養老服務體系。同時將“通過簡化和規范程序,減免行政事業性收費,支持社會力量舉辦專業化養老機構”。

  記者昨天從中國公益研究院養老研究中心發布的5、6月分析報告中看到,其中“5月,養老政策密集出臺,養老產業推動政策和居家養老服務政策方面尤為突出。地方養老政策不斷創新,深圳、成都和武漢等城市養老政策指導走在前列。”在6月份的分析報告里,記者看到,“本月國家宏觀養老管理政策連續出臺,支撐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其中,民政部于本月通過的《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辦法》和《養老機構管理辦法》將與《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同一天起施行。

  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基于養老事業的公益性特質,迅速獲利不太現實,準備踏入這個領域的民營企業需要做足“起初不賺錢”的準備。北京虎杰投資咨詢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師張寅就指出,未來幾年,很多領域都將衍生出養老服務的各類相關產業,但井噴式的發展需要國家出臺相關配套措施。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