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經濟內生動力正在逐步增強。
經國家統計局初步核定,今年前三季度,廣東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526.16億元,同比增長12.1%.另據初步統計,1—9月,全省工業品內銷52597.34億元,同比增長14.4%,內銷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89.7%.
廣東省政府參事、省委黨校教授陳鴻宇指出,社會消費品零售實現穩定增長、工業品內銷貢獻突出是主觀與客觀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隨著國內市場日趨穩定,廣東企業在國內市場擴大銷售越來越有信心;另一方面,由于國際市場仍有諸多不確定因素存在,外貿企業被倒逼轉向開拓國內市場。
消費刺激政策見成效
數據表明,廣東出臺的一系列消費刺激政策已經初見成效。消費數據向好與我省積極優化消費市場環境、創新推進“廣東產品全國行”、深度開拓省內市場、消費促進月、“廣貨網上行”等諸多舉措密不可分。陳鴻宇以“廣貨全國行”為例,指出政府看到了國內市場的穩定形勢和需求,此舉是順勢而為,“順應市場規律,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省為擴大廣貨在全國的影響力,創新推進“廣東產品全國行”活動。廣東積極開展經貿活動方式創新,確定由10家商協會作為承辦單位,組織到省外重點城市舉辦電子、家電等10個專業產品巡回展,為企業搶訂單、促銷售提供實實在在的服務。今年,我省將舉辦148場廣貨全國行活動,目前已成功舉辦94場。
在把“廣貨”推向全國的同時,廣東不忘積極開拓省內市場,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力爭有節應節、無節造勢;并以農家店為抓手,積極擴大農村消費。數據顯示,今年1—9月,全省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6251.05億元,同比增長12.4%;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275.11億元,增長10.3%。
前三季度,我省共舉辦了春夏、暑期、秋季等三輪消費促進月活動。據初步統計,1—8月,全省各市各類大中型商家共開展促銷活動354場,累計參與企業7654家,總銷售額達192.64億元,同比增長18.8%,高于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6.8個百分點。接下來,我省將把握年終歲尾節慶多、展會多的傳統消費旺季大力促銷,促進工業產銷更好對接。
信息消費方興未艾
據初步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全省信息消費規模預計超5000億元,電信業務收入全國領先。1—8月,全省電信業務收入1037.6億元,同比增長6.8%;移動電話用戶數14315.6萬戶,同比增長25.1%,其中3G移動用戶數4027.3萬戶,同比增長68.7%;1—9月,軟件信息消費規模為2395.8億元,同比增長13.9%.
對此,陳鴻宇表示,信息化與新型工業化、城鎮化等緊密相關、相得益彰。“以信息消費為代表的新興消費模式正方興未艾,成為助推廣東消費增長的新引擎。”
據初步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全省電子商務交易額約1.4萬億元,其中“廣貨網上行”市場主體交易額約3800億元。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等因素也為社會消費零售總額貢獻了一份力量。
我省創新市場開拓模式,啟動“廣貨網上行”活動,積極打造一批本地電商平臺、鼓勵支持中小企業“上網觸電”,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
“不管是工業、農業,還是服務業,都要在電子商務領域搶先一步,才能適應現在的發展潮流。”陳鴻宇認為,廣東電子商務發展潛力大,即便是“老字號”企業也紛紛嘗試電子商務,說明這是大勢所趨。
傳統消費唱主角
值得注意的是,由服裝鞋帽類、金銀珠寶類等商品構成的傳統消費對我省社會消費零售起到了有力支撐作用。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在限額以上批零企業中,商品零售額增幅在20%以上的主要有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金銀珠寶類、電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類、文化辦公用品類、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增幅分別為23.4%、23.9%、22.4%、22.8%和37.8%.
另據初步統計,今年1—9月,全省限額以上汽車類商品、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類商品、限額以上金銀珠寶類商品分別實現零售總額1946.22億元、708億元、186.69億元,分別占全部社會消費零售的10.5%、3.8%和1%.
“國內外經濟形勢有向好的跡象,為廣貨擴大銷量帶來機遇。”陳鴻宇指出,今年以來,國家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綜合舉措取得實效,國民經濟企穩回升的態勢漸趨明顯。“傳統消費唱主角,說明居民的購買力比較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