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統計局昨日(4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廣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558.30億元,同比增長25.9%,增幅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提高9.7個和0.2個百分點;虧損企業7329家,增長3.9%,增幅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回落3.8個和0.5個百分點;主營業務收入73025.81億元,增長9.3%,增幅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回落0.1個和0.2個百分點。
分析認為,今年前三季度,廣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經營狀況不斷改善,利潤水平持續增加。
五大行業占半壁江山
分經濟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62.2億元,同比增長53.0%,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0.8個百分點,但比上半年回落4.0個百分點;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479.27億元,增長38.8%,增幅比一季度回落10.9個百分點,比上半年提高2.1個百分點;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755.90億元,增長14.4%,增幅分別比一季度和上半年提高16.9個和0.4個百分點;民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340.57億元,增長32.7%,增幅比一季度回落8.7個百分點,比上半年提高3.6個百分點。
分經濟區域看,珠三角地區實現利潤總額2894.02億元,同比增長24.0%,增幅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提高10.4個和0.2個百分點;東翼實現利潤總額286.13億元,增長35.0%,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3.2個百分點,比上半年回落7.0個百分點;西翼實現利潤總額209.70億元,增長47.1%,增幅比一季度和上半年提高21.0個和4.7個百分點;山區實現利潤總額168.46億元,增長21.5%,增幅比一季度回落23.6個百分點,比上半年提高3.0個百分點。
分行業大類來看,在39個行業大類中,30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7個行業利潤總額下降,2個行業由虧轉盈。盈利行業個數比一季度增加4個,與上半年持平。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實現利潤568.24億元,增長35.7%;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利潤363.61億元,增長34.5%;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實現利潤362.01億元,增長23.6%;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實現利潤240.61億元,增長6.5%;汽車制造業實現利潤278.20億元,下降4.4%.以上五大行業利潤占全省利潤總額50.9%,占比比一季度提高6.3個百分點,但比上半年回落0.7個百分點。
企業營銷成本偏高
盡管大部分企業盈利情況持續好轉,但其生產經營面臨的壓力仍較大。
前三季度,廣東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成本62778.60億元,增長9.0%,增幅與一季度持平、比上半年提高0.1百分點;管理費用3001.82億元,增長11.5%,增幅比一季度和上半年提高1.3個和0.7個百分點;銷售費用2435.98億元,增長12.2%,增幅比一季度回落1.7個百分點,比上半年提高1.9個百分點;財務費用501.36億元,增長3.9%,增幅比一季度回落8.0個百分點,但比上半年提高1.2個百分點。主營業務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合計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為94.1%,占比與一季度持平,比上半年提高1.5個百分點。
此外,工業企業百元主營業務收入所耗費的成本是85.97元,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增加0.31元和0.43元。“企業營銷成本偏高。”省經信委的一份材料顯示,據測算,2012年,全省社會物流總費用8600億元,約占GDP的15.1%,推高了商品的最終消費價格,制約消費需求的進一步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