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要聞動態 > 投資動態

廣東自貿試驗區漸行漸近 粵搭建國內企業對接全球平臺

時間 : 2015-01-07 17:03:30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廣東自貿試驗區漸行漸近

粵搭建國內企業對接全球市場的重要平臺

  新年伊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來到廣州市南沙新區,考察廣東自貿試驗區規劃、籌備和新區簡政放權等情況,并寄望廣東自貿區爭創審批“特區速度”。

  廣州南沙、深圳前海蛇口、珠海橫琴——分布在珠江口的116.2平方公里,正成為廣東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對外開放的創新熱土。

  中國面臨的國際外部環境嚴峻:以美國和西方國家為首掀起的TTP(泛太平洋伙伴關系)與TTI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關系)浪潮正形成包圍之勢;自身內部環境也更為復雜——30多年高速發展積累的傳統模式弊端亟待解決,深化改革已進入“啃硬骨頭”的攻堅階段。

  當國家以“一帶一路”規劃為中心,開啟國際合作的新平臺時,作為全國第一外貿大省和改革開放先行地的廣東,亟待率先破題。

  對外開放新格局——從港澳、東盟走向全球

  廣州南沙、深圳前海蛇口、珠海橫琴,廣東自貿試驗區的三大片區,在珠江口入海處形成了一個“金三角”。

  如果以珠江口為中心,廣東、香港和澳門構成了一個更大的“金三角”。從最早的“三來一補”起步,廣東的對外開放始于對港澳開放,也通過與港澳合作不斷邁上新臺階。2014年12月18日,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協議正式簽署,廣東服務業對港澳開放部門達到95.6%,廣東“2014年底前率先基本實現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的目標順利實現。

  從珠江口沿著海上絲綢之路“下南洋”,一路走過的是2014年剛進入“鉆石十年”開局年的9+2中國—東盟自貿區。隨著雙邊經貿關系不斷深化,截至2013年底,東盟十國已成為廣東第三大貿易伙伴,2014年1月—11月,廣東對東盟進出口達6193.9億元,增長8.4%.

  在“一帶一路”倡議規劃的布局下,廣東與沿線國家新興市場的經貿合作也開始譜寫新的篇章。去年10月31日,“2014廣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在東莞開幕。25個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參展,占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83%.6000多家境內外采購企業、1.5萬專業買手到場采購,達成簽約項目451個,涉及簽約資金1747億元(超億元項目179個),洽談成果豐碩。

  依托港澳,借力東盟,走向全球。廣東正在更高視野、更大范圍內構筑新一輪對外開放新格局。2013年10月以來,廣東加快境外布局,在歐洲、北美、東盟、中東地區11個國家和地區相繼設立了廣東省駐外經貿代表處,為推動企業“走出去”“引進來”搭建了新的良好平臺。同時,阿聯酋、柬埔寨、新加坡廣東商會先后成立,粵企開拓國際市場有了“娘家”橋頭堡。據統計,去年以來粵港聯合、粵澳聯合、省市聯動舉辦各類投資促進活動共40場,其中赴歐美地區開展招商和項目推介18場。

  對內協作新平臺——從珠三角、泛珠到整個內地

  去年2月份,隨著廣東省商務廳正式成立,外貿大省和內需大省的優勢合二為一,對外開放和擴大內需進一步結合,統一的大市場和大流通的新格局加速形成,廣東進入內外貿一體化新時代。廣東通過發揮好珠三角引擎的輻射帶動作用,推動對內經濟協作,有效促進了區域協調發展。

  2013年,廣東吹響了粵東西北振興發展的號角。為促進改革紅利有效釋放,廣東省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下放大量審批權限,從根本上加強對內開放力度,釋放市場活力。

  記者從省商務廳了解到,去年僅商務系統就已取消職責19項,停止或暫時停止7項,下放職責6項,承接國家商務部門下放職責22項;清理行政職權,編制權責清單,重心下移執法事項40項,納入權責清單事項200項。

  就在1月6日,廣東發布首批省直部門權責清單和職能調整目錄,包括了省發改委、經信委等在內的11個部門,共調整各類權責事項1320項。

  加快政府職能轉變,不僅是打造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必要條件,也是廣東構建開放型經濟的重要支撐。去年12月1日起,廣東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模式實現全省覆蓋。這意味著外貿企業在廣東省內通關都將“七關如一關”。

  北京睿庫貿易安全和便利化研究中心主任江小平認為,如果說國際貿易是“水”,那么政府監管就像“柵欄”。“柵欄”既要過濾水中的有害物質,又要保證“水流”的暢通。

  實際上,廣東對內開放力度正越來越大。廣東省去年已舉辦省內外市場開拓及促銷活動146場,成功舉辦第八屆區洽會、第十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暨經貿洽談會;建成省外廣東商會31個,認定廣東商貿城10個。

  泛珠合作的推進,有效促進了華南區域經濟共同體的形成。以交通為例,在此前“五縱七橫”高速公路主干線全部完工、武廣及福廈高鐵順利通車、“3小時交通圈”初步形成基礎上,貴廣、南廣鐵路也于2014年12月26日全線開通——快速鐵路為對內開放帶來了一種更大范圍的共贏。

  至此,廣東省已初步形成了以廣州樞紐為中心,連通省內珠三角及粵東西北各區域、輻射華東中南西南地區的放射型路網,泛珠三角區域的交通骨架已悄然升級,廣東在不斷放大對泛珠區域輻射力的同時,也收獲了周邊地區“更給力”的支持——交通的升級一方面可促進廣東沿海傳統產業向內陸西南腹地的梯度轉移,同時也提升了桂黔及周邊各省向廣東的資源輸出能力。

  外貿轉型新活力——發展跨境電商等新業態

  去年以來,很多廣東網友的手機微信端時不時會被一個名為“廣貨網上行”的活動刷屏。當消費者為活潑有趣的推介頁面、靈活多變的派紅包促銷活動所吸引時,很少有人注意到,這個活動的主辦、承辦方,原來是廣東省政府和省商務廳。

  據統計,2014年廣貨網上行活動自8月29日啟動以來,已掀起了一波波的廣貨促銷熱潮。短短不到半年間,共舉辦活動27次,發放促銷紅包913萬張、價值3.17億元,直接帶動廣貨銷售近百億元。

  2013年,廣東省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2萬億元,2014年前三季度達1.73萬億元,增長20%.其中網絡購物交易額3386.5億元,相當于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6.3%,比全國高出了6.6個百分點。企業間電子商務交易額(B2B)達1.39萬億元,預計去年全年有望達到2.4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0%以上。

  在2014年電商“雙十一”活動中,阿里巴巴集團的數據顯示,廣東網絡零售用戶交易額達61.01億元,占交易額的10.68%,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

  如今,在廣東各地,已經催生了一批電子商務集聚區。其中深圳、廣州、汕頭、東莞和揭陽發展成為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揭陽軍埔村、番禺里仁洞村發展成為電子商務村,開創了農村電子商務的標桿。

  相較于傳統外貿的持續低迷,以市場采購貿易、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為代表的外貿新業態發展迅猛,促進中小企業進出口業務增長,也賦予了中國外貿持續發展的動力和活力。從2008年到2013年,中國跨境電商復合增長率連續5年超過30%.

  而毗鄰香港的地理優勢和強大的生產制造能力,使得廣東在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版圖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據估算,2013年全國跨境電子商務零售交易總額接近300億美元,其中廣東占全國跨境電子商務零售交易額約七成,約為200億美元。目前,全國首個海關總署版跨境電子商務通關平臺已在東莞上線運行,廣州海關啟動了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直購進口模式。

  今年廣東省出臺了促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發展的實施辦法,評審認定23家外貿綜合服務試點企業、18家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培育對象;起草制定廣東省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意見,在全國率先探索政策措施,扎實推進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推進商務大數據建設,聯合商務部共同打造全國商務系統首個大數據平臺。

  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陳廣漢認為,廣東在建設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推動外貿新業態加快發展過程中,需注重發揮輻射帶動作用。通過對內對外多重開放相融合,推動珠三角成為泛珠地區綜合服務示范區,從而打造整個內地企業對接全球市場的重要平臺。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