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發改委主任何寧卡談《廣東省參與建設“一帶一路”的實施方案》
研究設立廣東絲路基金 加大粵企投資支持力度
■權威解讀
廣東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實施方案有哪些特點?三大戰略定位有何深意?廣東下一步將有哪些大動作?在《廣東省參與建設“一帶一路”的實施方案》發布當天,省發改委主任何寧卡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對實施方案進行權威解讀。
優化港口布局,建設世界級港口群
廣東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特點,與其他省份相比,首先是突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建設世界級港口群。廣東的沿海港口很多,因此我們要優化廣東沿海港口布局,以廣州港、深圳港為龍頭,以珠海港、湛江港、汕頭港及潮州港等周邊中小港口為支撐,聯合香港構建錯位發展、合作共贏的世界級港口群,將廣州港、深圳港、珠海港、湛江港、汕頭港建設成為海上通道重要支點。
南方日報:與其他省份相比,廣東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實施方案有哪些不同的特點?
何寧卡:廣東參與建設“一帶一路”的實施方案,充分考慮了自身的區位優勢和經濟優勢,與其他省份相比主要突出了三個方面:
第一是突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
首先是建設世界級港口群。廣東的沿海港口很多,因此我們要優化廣東沿海港口布局,以廣州港、深圳港為龍頭,以珠海港、湛江港、汕頭港及潮州港等周邊中小港口為支撐,聯合香港構建錯位發展、合作共贏的世界級港口群,將廣州港、深圳港、珠海港、湛江港、汕頭港建設成為海上通道重要支點。
其次是推進海洋領域合作。依托廣州南沙、汕頭南澳等條件和基礎較好的地區規劃建設一批海洋經濟合作示范區,開展海洋保護、海洋工程、海洋科技等方面的合作。
還有是推進濱海旅游。廣東將發展以廣州、深圳、珠海為核心,汕頭、湛江等游艇俱樂部群為支撐的濱海游艇旅游黃金海岸帶。培育郵輪旅游,在廣州、深圳等地建設國際郵輪母港。在珠海、湛江等城市以及江門川島、陽江海陵島、汕頭南澳島啟動郵輪旅游開發。加快建設珠三角灣區、深圳大鵬半島、珠海海島群等一批國際濱海旅游度假區。
第二是突出粵港澳合作。這是廣東的特點,所以廣東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也要突出粵港澳合作,重點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包括合作發展航運和跨境基礎設施,強化樞紐作用;依托港澳的金融服務和專業服務,強化經貿支撐;也包括依托港澳對接營商規則,使廣東的營商環境更加國際化、法治化。
第三是突出經貿合作。“一帶一路”建設,經貿合作是核心,廣東將加快推進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利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博覽會、廣交會、高交會等平臺,擴大與沿線國家的貿易往來;加快境外園區建設發展,推進農業、制造業和服務業領域的投資合作。
打造內外聯通陸海交匯的戰略樞紐
從定位的含義來看:戰略樞紐就是將廣東打造成為內外聯通、陸海交匯、安全高效、開放包容的戰略樞紐,為國家海上戰略通道建設和推進“親、誠、惠、容”周邊外交戰略實施作出貢獻;經貿合作中心,就是積極創新經貿合作模式,建設重大合作平臺,深入推進與沿線國家在產業投資、貿易往來和能源資源等領域的務實合作,逐步形成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經貿合作大格局。
南方日報:廣東在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中定位為戰略樞紐、經貿合作中心和重要引擎,這是出于什么樣的考慮?
何寧卡:從定位的含義來看:戰略樞紐就是將廣東打造成為內外聯通、陸海交匯、安全高效、開放包容的戰略樞紐,為國家海上戰略通道建設和推進“親、誠、惠、容”周邊外交戰略實施作出貢獻;經貿合作中心,就是積極創新經貿合作模式,建設重大合作平臺,深入推進與沿線國家在產業投資、貿易往來和能源資源等領域的務實合作,逐步形成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經貿合作大格局;而重要引擎,則是培育相互融合、協同發展的區域經濟支撐帶,有力拓展廣東發展腹地和縱深,形成輻射周邊的經濟發展新增長極,輻射帶動周邊省份和沿線國家實現共同繁榮發展。
南方日報:這樣的定位有什么樣的依據嗎?
何寧卡:這三個定位主要源于廣東與沿線國家良好的合作基礎,也是源于廣東雄厚的經濟基礎。
比如說,經貿往來居龍頭地位。廣東是中國大陸與沿線國家經貿合作量最大的省份,2014年廣東與沿線國家的進出口總額占中國大陸與沿線國家進出口值的22.4%。
還有,交通樞紐作用突出,廣東位于祖國大陸的最南端,與沿線國家的合作具有不可替代的區位優勢。廣州港貨物吞吐量居全球第六位,深圳港集裝箱吞吐量居全球第三位,湛江港是中國大陸東部沿海離沿線國家航線最短的區域性樞紐港,粵港澳港口群已成為全球通過能力最大、水深條件最好的區域性港口群。以廣州白云國際機場為中心的航空港,通往沿線國家的航空航線達100多條,是我國與沿線國家相互聯系的主要航空樞紐。廣東海洋經濟總量連續20年居中國大陸各省份首位。同時廣東毗鄰港澳,在發揮港澳地區作用,促進中國與東盟、南亞區域經濟發展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主要橋梁和樞紐作用。
社會文化交流密切。祖籍廣東的華僑華人在沿線國家有2072萬多,占中國大陸在沿線國家華僑華人總數的1/2,在人文上相親相近。廣東是中國大陸前往沿線國家最大的出境游客源地,也是沿線國家來中國大陸旅游最大的入境游目的地。東南亞和南亞地區是廣東對外文化交流最重要的區域之一。
對外交流資源豐富。目前廣東是各國在華設立總領事館最多的省份,有51個國家在廣州設立了總領事館,其中東南亞、南亞和沿線國家(除緬甸、文萊和孟加拉國外)都在廣州設有總領事館。廣東已與沿線國家設立了21對友好省州或城市。自2010年起,廣東與新加坡建立合作理事會機制,與越南、泰國均建立合作協調會機制。
撬動更多社會資金參與建設“一帶一路”
當前正在研究設立廣東絲路基金,以擴寬融資渠道,加大對我省企業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的支持力度,同時發揮財政性資金的引導和杠桿作用,撬動更多的社會資金投資參與建設“一帶一路”。為務實推進廣東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我們已列出40項重點工作,梳理了68個項目,總投資達554億美元,內容涵蓋基礎設施建設、能源資源、農業、漁業、制造業、服務業6個領域。
南方日報:廣東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近期將有哪些大動作?
何寧卡:近期將開展三項工作:
一是設立廣東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遵照國家的做法,將成立廣東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省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分管發展改革、外經貿的領導任副組長。領導小組成員由省發展改革委、商務廳、外辦等相關部門和單位組成。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省發展改革委,務實推進各項工作。
二是設立廣東絲路基金。當前正在研究設立廣東絲路基金,以擴寬融資渠道,加大對我省企業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的支持力度,同時發揮財政性資金的引導和杠桿作用,撬動更多的社會資金投資參與建設“一帶一路”。
三是推進重點工作和重點項目。為務實推進廣東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我們已列出40項重點工作,梳理了68個項目,總投資達554億美元,內容涵蓋基礎設施建設、能源資源、農業、漁業、制造業、服務業6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