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廣州市政府對外發布了《建設廣州國際航運中心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廣州的總體目標是到2017年,廣州港貨物吞吐量達到5.5億噸,集裝箱吞吐量達到2000萬標準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0億元,新增港口通過能力8000萬噸;新增國際班輪航線20條,新增喂給港、內陸港20個;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實現年產值300億元,船舶修造年產值200億元;與航運產業相關聯的企業注冊數達到8000家以上,船舶注冊擁有量1500萬載重噸;航運及關聯產業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提高0.5個百分點,初步形成廣州國際航運中心的基本框架,奠定發展的堅實基礎。
據介紹,建設國際航運中心是廣州發揮國家中心城市功能的重要平臺,是廣州爭當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排頭兵的重大舉措,是廣州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建立與國際接軌營商規則的重要支撐,也是南沙自貿試驗區建設的重要抓手。
廣州將緊緊抓住國家“一帶一路”和自貿試驗區戰略機遇,圍繞廣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發揮國家級新區、開發區、保稅區、高新技術開發區、南沙自貿試驗區的政策優勢和毗鄰港澳的區位優勢,對標世界先進國際航運中心,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將建設智慧型國際航運物流樞紐和“互聯網+航運+金融”新業態發展作為建設廣州國際航運中心的兩大戰略支點,全面發展現代航運服務業,做到統籌規劃、遠近結合、重點推進、夯實基礎,以珠三角城市群為依托,以泛珠三角地區為腹地,加強海港、空港聯動發展研究,發揮“海港”和“空港”樞紐雙引擎疊加優勢,舉全市之力建設廣州國際航運中心,實現國際航運中心、物流中心、貿易中心以及金融服務體系相互融合的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