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光為媒展燈都魅影 創意為魂筑行業盛會
廣東中山中國燈都(古鎮)燈光文化節盛大開幕
從浩瀚的夜空中俯視珠三角,燈火通明處是經濟發達的區域。在偉人故里中山市,中國燈飾之都古鎮的夜晚格外璀璨動人。圍繞“古鎮夢。中山夢。中國夢”這一主題,在未來的幾天內,中山市古鎮鎮的28個燈光景點將以13個主題活動立體呈現最具創意的“燈光秀”,向廣大游客帶來全廣東規模最大的燈光文化節,充分展示古鎮燈飾產業30余年的輝煌歷程。
以光為媒展燈都魅影,創意為魂筑行業盛會。走在進軍世界照明產業之都的道路上,古鎮鎮有備而行,蹄疾而步穩。
文化燈都3篇章28景點共筑光影盛宴
珠江兩岸,粵東西北,攻城略地勢猛。
2015年的中國,在經濟全球化推動下,新一輪科技與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世界產業分工和競爭格局處于深度調整。以創新驅動為重要戰略,廣東開始新的征程。在這盤戰略大棋局中,曾經一度于廣東經濟發展史中扮演“墾荒者”角色的古鎮鎮,如何部署“先手棋”順勢而為?古鎮的答案是,以燈光為媒介、文化為載體,引入全球最新的理念、最前沿的科技,充分運用成功的企業管理模式、先進的市場營銷方式,專注新型專業鎮建設。
10月21日-27日,踐行上述發展思路的廣東中山中國燈都(古鎮)燈光文化節,就將于這座南國小鎮盛大上演。圍繞“中國夢。中山夢。古鎮夢”這一主題,此次燈光文化節將充分展示古鎮30多年燈飾產業發展的歷史,以及享譽國際的最新古鎮燈飾設計。
據悉,整個燈光文化節由開幕式和“光耀燈都”、“商贏燈都”、“活力燈都”三大篇章構成:
第一篇章“光耀燈都”中的大型燈光秀表演“燈都魅影”,將用燈光、科技、藝術構成一幅幅動人立體畫面,完美詮釋燈都魅力。同時,籌委會精心把中山當地的傳統民俗融入燈光文化節之中,以燈光燈飾形式進行展示;
中國國際照明燈具設計大賽、中國燈都創意燈飾設計大賽、中國燈都產業高峰論壇、城市燈光夜景設計競賽等以專業燈飾照明知識為基礎的活動,將納入燈光文化節的第二篇章“商贏燈都”;
第三篇章“活力燈都”同樣引人注目。大型彩車巡游活動、攝影大賽、“燈光文化節”系列征集活動,將讓普通群眾暢游于燈飾的海洋之中,共享燈光藝術盛宴。
創意燈都創新驅動引領新型專業鎮建設
以專業鎮起家的中山,談創新驅動無法繞開鎮域經濟。
當前,中國經濟正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經濟增長從高速轉向中高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要素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在此背景下,全國專業鎮經濟均在發生著深刻變化。
對于深諳產業轉型升級之道的古鎮而言,創新驅動始終貫穿于新型專業鎮建設之中。首屆燈光文化節的舉辦,便是創意文化的充分體現:燈光秀、民俗彩燈展、荷花龍夜光表演等大型活動,均是通過藝術與科技的融合以及設計與創意的升華,令游客沉醉于燈的世界,沉醉于科技與設計所構建的美景。
除燈光文化節之外,于今日盛大開幕的第16屆中國。古鎮國際燈飾博覽會,“創意”同樣成為展會的核心元素。主辦方精選多家優秀展商,力求呈現集創新、潮流、啟發性于一身的特色專區。展品以藝術觸覺為設計主導,演繹經典與現代風格,糅合先進技術與啟發性于一身;古鎮燈博會期間,眾多國內外燈飾設計師組團前來觀展,觸動其藝術心靈,迸發其創意靈感。除此之外,以燈具設計為主題的活動論壇精彩紛呈,燈飾設計師、行內專家及專業團體聚首一堂,探討最新燈飾行業設計概念,推動燈都古鎮成為燈飾創意設計聚集地。
得益于上述變革,今年古鎮燈博會影響力再度升級。截至10月4日,通過網上及微信預登記的買家人數已達30235人,較往年同期增加了139%,其中海外買家有3677人,較往年同期增加了15%.
會播音樂的裝飾燈、簡約大氣的藝術燈、返璞歸真的紅木燈……游走于古鎮各大賣場,欣賞著看似隨意卻天衣無縫的巧搭妙配,你會為這創意“海洋”所嘆服。
善治燈都全民參與力促“產城人”深度共融
16載燈博會,今起揚帆啟新程。
對于剛剛通過“中國燈飾之都”13周年復評驗收的古鎮而言,產業的騰飛絕不是城市發展的最終追求。推動“產、城、人”三者的深度共融,才是古鎮新型專業鎮建設的核心目標。
古鎮鎮黨委書記劉建輝告訴筆者,近年來古鎮加快進行社會治理體制改革和體系確定,醞釀并出臺《古鎮鎮改革試點社會治理工作方案大綱》,進行基層治理體制改革、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建設養老服務體系、社會組織管理體制創新等,放權于社會,加速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構建民生社會、平安社會、公平社會、活力社會、法治社會和善治社會。
同時,古鎮還大力推動全民參與社會治理工作部署,積極實施創新社會治理工程,大力推進社會治理多元化,初步構建了具有燈都特色的全民參與社會治理模式。古鎮具體落實到三個方面:
一是成立社會建設咨詢委員會,發揮專家群體優勢,為古鎮經濟社會中遇到的重大難題,出主意、攻難關,以創新意識激活社會內生動力,進一步激發古鎮人“敢為天下先”的拼搏精神,從而實現古鎮經濟社會發展的提速增效。二是秉承燈都慈善精神,全民公益從“心”開始,通過“四大創新”舉措對全民公益進行有益探索并付諸實踐,進一步推動了全民參與社會治理工作。三是重點推行農村“網格化管理”試點工作,全面鋪開全鎮網格化精細管理。
得益于上述舉措,包容增長、共建共享的理念正在中國燈飾之都加速落地。如,古鎮已經開展的“助困、助醫、助業、助學、助居”五助幫扶項目廣受群眾好評,實現了全民公益活動社會效益的最大化。其中受助金額最多的助居項目已經達到32宗,單個家庭獲得的最高資助達25萬元。
文化燈都,創意燈都,善治燈都。走在進軍世界照明產業之都的道路上,古鎮鎮越發自信,蹄疾而步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