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廣東電信在行動
系列報道①
10月23日下午,廣東省人民政府與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在廣州簽署加快“十三五”信息化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中國電信表示,將踐行“互聯網+”時代運營商特殊的使命和責任,加快構建承載廣東“互聯網+”行動計劃的智能網絡。
全面助推廣東“互聯網+”行動計劃落地
2015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并第一次提出把一批新興產業培育成主導產業,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互聯網+”將給傳統生產方式帶來變化,將深刻影響社會經濟形態,成為“兩化深度融合”最具代表性、最活躍的新方向。
“互聯網+”行動計劃的發布,得到了各地政府和各行各業的積極響應。2015年9月23日,廣東省人民政府發布了《廣東省“互聯網+”行動計劃(2015—2020年)》,根據計劃,未來5年內廣東省將發力“互聯網創業創新體系建設、互聯網與產業融合和互聯網應用與服務普及”三方面目標,到2020年成為全國互聯網經濟發展重要基地、網絡民生應用服務示范區、網絡創業創新集聚地。
無獨有偶,早在今年5月17日世界電信日,中國電信廣東公司(以下簡稱“廣東電信”)在廣州發布主題為“新寬帶、新生態、新時代”的“互聯網+”行動計劃,將通過打造三大關鍵業務能力、實施“互聯網+行業”六大行動,積極成為“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引領者和“互聯網+”產業生態圈的營造者。這是廣東電信繼中國電信集團公司5月13日在北京發布《“互聯網+”行動白皮書》后的具體落地行動,也是廣東電信深化轉型的一項重大戰略布局。
此次廣東省政府與中國電信簽約,也是雙方在全面落實2011年簽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基礎上,為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順應時代發展新趨勢,在更廣領域、更高層次和更長時期內開展的新的戰略合作,將進一步加快廣東省的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網+”行動落地,促進廣東省經濟轉型升級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根據協議,廣東省人民政府與中國電信集團公司雙方將在“十三五”期間進一步加強戰略合作,充分發揮廣東省在信息基礎設施、信息產業發展和信息化應用等方面優勢,以及中國電信在互聯網基礎建設、技術創新和信息資源等方面優勢,本著“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原則,共同推進高速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互聯網新經濟,提升廣東經濟社會各領域互聯網應用水平,積極打造全國信息化先導區。
廣東電信已率先布局“互聯網+”
其實早在2009年4月23日,廣東省政府就和中國電信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建立起長期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2011年3月18日,雙方簽署了《“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十二五信息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進一步深化戰略合作。
自開展戰略合作以來,廣東電信認真落實《框架協議》各項任務要求,2011年—2014年,在廣東通信基礎網絡累計投資450億元,相繼與132個政府部門、9個國家級/省級重點經濟園區、123個行業龍頭企業開展信息化戰略合作;建設開通廣州、珠海等14個地市政府部門的網上辦事大廳,協助做好省“兩建平臺”建設,助力19個地市的12345統一政務服務熱線上線;積極承接廣州、惠州等4個地市的電子政務云項目,全面助力廣東產業轉型升級和“智慧廣東”建設,并且效果顯著。
以深圳為例,廣東電信是其“無線城市”“智慧深圳”建設的中堅力量。僅2014年,廣東電信就與福田、南山、龍崗、寶安、坪山新區及光明新區等合作,已建設無線Wi-Fi熱點約6000個,覆蓋了全市包括政府辦事大廳、商務樓宇、公共場所、交通樞紐、商圈園區及其他公共休閑、娛樂、購物等人流密集區域。
此次“十三五”信息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達成,也是廣東省人民政府和中國電信長期戰略合作的延續和升級。
強大智能網絡能力助“互聯網+”全面落地廣東
運營商作為基礎通信網絡最為核心的提供者,在“互聯網+”時代承擔著特殊的使命和責任。作為中國電信的先鋒軍,廣東電信在基礎網絡建設方面,始終走在全國的前列,是最大最強的基礎電信運營商,有實力承載最多的“互聯網+”行動落地,這也成為廣東省政府選擇與中國電信簽約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寬帶建設方面,2002年,廣東電信ADSL率先正式商用,使得接入帶寬從56K撥號提速到1M,2011年,廣東電信又正式啟動“光網戰略”服務“幸福廣東”建設行動,近兩年來已累計投入百億元全面普及光纖寬帶高速接入。目前,廣東電信光纖覆蓋率全省第一。廣東電信目前的總寬帶網絡能力已達2800萬端口,其中光網寬帶端口占比達50%;擁有光纜2000萬纖芯公里,并實現了全省商務樓宇及政企客戶100%光纖到達;光纖到家庭能力超過1000萬戶。同時,廣東電信還深入開展寬帶提速工程,天翼寬帶智能提速業務已覆蓋全省1300萬用戶,廣東省21地市均已支持。
廣州國際出口節點是中國電信國際出口三大節點之一。截至目前,廣東電信的總出口帶寬達到12T,占全國20%;國際出口帶寬超過500G,占全國35%.同時,在基礎網絡覆蓋上,廣東電信全光網覆蓋全省80%的城市小區,可為用戶提供高達1000M的上網速率。
“光纖4G”保障用戶更快更好上網體驗
在移動網絡建設方面,廣東電信移動網絡信號早已覆蓋廣東全省所有行政村,在4G建設上也提前布局,2013年6月15日,廣東電信率先實現廣深東佛四地市LTE試驗網規模部署;2013年底開通近萬個4G站點,占全國開通規模的20%以上,實現廣深東佛核心城區室外全覆蓋、粵東西北核心城區室外連續覆蓋,網絡覆蓋規模集團領先。
目前,廣東電信4G網絡信號已覆蓋全省市縣及重點鄉鎮,同時,廣東電信還基于1.8+2.1GHz 35M黃金頻率帶,加快優化升級全省最高速率的4G+網絡,4G+基站已覆蓋廣、深、東、佛、中等珠三角重點城市地區形成商用網絡,是第一個在廣東實現4G+商用的基礎電信運營商。
不僅如此,廣東電信還基于電信光纖技術和FDD 4G技術推出“光纖4G”這一更好的綜合上網解決方案,通過將百兆光纖的骨干網和百兆4G相結合,共同保障了用戶享有更快更好的上網體驗,這也將中國電信4G業務布局理念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層次。另外,在5月14日的“互聯網+”行動計劃發布會上,廣東電信提出一個全新的寬帶標準:大于等于50M才是新寬帶,低于50M稱之為普通寬帶。從對“新寬帶”的重新定義來看,廣東電信不僅有現有的實力雄厚的基礎網絡作為信心保證,也看得出其在智能網絡建設上的進取心和戰略目標。
“互聯網+”基礎設施能力卓越
經過長期儲備,廣東電信目前已經具備了實施“互聯網+”行動的三大關鍵業務能力,即:全國領先的數據中心資源能力、多維度全方位的大數據及分析能力、安全智能的物聯網專用網元能力。
例如,廣東電信的大數據服務能力也居領先地位,每天數據量超過100TB,到達10PB級大數據存儲處理,可為廣東的金融業、制造業、服務業等行業提供大數據服務。擁有華南最豐富、專業、安全的“云服務”,2013年—2015年投資近20億元,建設了佛山華南智慧新城、廣州沙溪云計算數據中心、南沙云谷數據中心、深汕特別合作區騰訊數據中心等多個云數據中心,積極推進廣州中新知識城等云計算重點基地建設。目前,廣東電信IDC機架數達3.8萬個,擁有強大的CDN存儲轉發能力,為包括百度、阿里巴巴、騰訊、新浪、搜狐等互聯網龍頭企業和各級政府、金融機構在內2200多家客戶提供云主機、云辦公、云平臺等云服務。
得益于多年來在光纖寬帶、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平臺等方面的布局,目前,廣東電信已經具備了全面切入“互聯網+”的基礎和條件。
工信部總工程師張峰此前曾指出,在“互聯網+”整體環境下,作為信息化建設主力軍的中國電信應當發揮積極帶動作用,擔當“互聯網+”產業生態圈的營造者,利用優勢渠道和客戶資源,整合IT設備商、軟件商和服務應用商等各方力量,加強合作共贏,共同推進信息化應用在各行各業的普遍使用,為“互聯網+”行動計劃的實施作出新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