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要聞動態 > 投資動態

珠三角與粵東西北兩大引擎你追我趕 “兩個支撐”效應凸顯

時間 : 2016-01-14 23:15:01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隨著中興通訊河源基地建設如火如荼地推進,深圳逾千億產值將陸續轉移到河源。這對河源意味著項目達產后工業產值將翻一番,而將中興總部留住的深圳則可把騰出來的空間發展附加值更高的產業。這一看似簡單的騰挪,實則是當前珠三角優化發展,粵東西北振興發展,環珠三角帶加速崛起的一個縮影。

  廣東實施“雙轉移”特別是粵東西北振興發展戰略以來,粵東西北高速崛起,連續多年經濟增速超過珠三角;而來自省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珠三角的增速預計將反超粵東西北0.4個百分點。這不僅表明率先迎來調整的珠三角浴火重生,更意味著珠三角與粵東西北間“你追我趕”的良性競爭格局出現。

  你追我趕中,2015年廣東GDP增速或達8%,比年初確定的預期目標要高出約0.5個百分點。這一“粵式反轉”無疑是對習近平總書記“兩個支撐”要求的最好應答——廣東是經濟大省,不僅地區生產總值要支撐全國,結構調整也要支撐全國。新華社近日撰文稱,這是中國經濟“企穩—再突破”的重要跡象。

  珠三角:創新的力量推動優化發展

  正當有人在為中國制造、廣東制造憂心忡忡時,從大洋彼岸傳來的消息卻讓人振奮:在號稱IT科技風向標的美國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全球2500家公司同場競技。其中來自廣東的企業達624家,占了約1/4。

  “接待觀眾的同事一天下來嗓子都啞了。”大疆創新副總裁王帆這樣形容公司展位的超高人氣。

  大疆騰空而起的無人機背后,是珠三角制造業的版圖正在悄然變化。在工廠里,信息化、智能化流水線讓生產效率大幅提升;生產線上,低端的手機零部件被自主品牌智能手機取代,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登上珠三角制造的舞臺;跨境電商讓增長乏力的傳統出口貿易找到新的市場,也讓個性化、定制化的柔性生產被越來越多企業接受。

  創新的力量推動著珠三角的優化發展。省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珠三角有創新活動的企業25610家,占全省調查企業中有創新活動企業的81.3%,占本區域調查企業的44.9%。

  珠三角制造業的升級并不止步于此。在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布局中,珠三角新一輪裝備創新變革逐步縮小著中國制造與外國機器“比賽”的差距。

  東莞勁勝精密組件股份有限公司推進智能化改造實現無人工廠,成為工業和信息化部2015年智能制造首批示點示范項目試點企業之一。據預測,整個項目正式投入運行后,企業生產效率將提高20%,運營成本降低20%,產品研發周期縮短30%,不良率降低30%。

  位于佛山的美的集團注資安川——轉型機器人生產商和智能硬件公司,正式進軍機器人行業。從大中企業到小微企業,從家電制造到各種傳統制造,轉型升級中的佛山企業催生了機械裝備應用新浪潮。

  世界工業機器人龍頭之一的瑞士ABB集團已確定在珠海高新區建設智能機器人產業園,這里有可能成為華南地區最大的機器人研發和銷售基地……

  珠三角優化發展,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展現出更強勁的發展動力。數據顯示,2015年前三季度,珠三角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4%,比全省高0.5個百分點;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0%、9.8%和10.8%。

  粵東西北:環珠三角帶隆起明顯

  盡管僅從數據看,增速連續6年超珠三角的粵東西北,在2015年預計會被珠三角反超。但粵東西北同樣是“粵式反轉”的重要砝碼,并在2015年交出了一份不平凡的答卷。

  “本來計劃‘十二五’末開工的高速公路,結果提前在‘十二五’末竣工了。”2015年末,廣東全面實現“縣縣通高速”,揭西、陸河等廣東省最后8個不通高速公路的縣(市)邁進“高速”時代,這種意外的欣喜洋溢在粵東西北不同的場合。

  以交通大會戰、“縣縣通高速”為代表,粵東西北振興發展戰略精準地找到了長期欠發達的癥結,提出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園區擴能增效、中心城區擴容提質這“三大抓手”,給粵東西北帶來了持續高速增長的動力。

  繼2014年粵東西北12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4萬億元,2015年前三季度粵東西北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9%,投資增長19.9%,消費增長11%。不僅如此,從經濟總量上看,粵東西北排名前幾位地市的經濟總量已經超越了部分珠三角城市,2015年預計還將出現粵東西北首個GDP超2500億元的經濟體——茂名。

  盡管后發,但粵東西北有一個清醒的共識——不能以“綠水青山”換取“金山銀山”。河源高新區2015年成為粵東西北首個國家級高新區,對污染環境項目實行一票否決,近年拒絕了總投資額達400億元的350多個項目。梅州正在全力推進梅興華豐產業聚集帶建設,優先建設9個污水處理設施,計劃投資13億元。

  緊跟科技浪潮,既做大總量又做強質量,是粵東西北2015年的一個普遍特點。云浮緊緊扭住創新驅動牛鼻子,謀劃高質量崛起,隨著“IT巨頭”華為云服務數據中心的進駐,做起了“云生意”。揭陽中德金屬生態城主動對接德國工業4.0,清潔生產及循環經濟示范區日益成型。

  縣域經濟也日益成為了粵東西北發展的主戰場。據《2015廣東縣域經濟綜合發展力研究報告》,全省縣域GDP占全省經濟總量比重已上漲至超過兩成,發展速度不僅超過粵東西北,也基本跑贏全省。受振興粵東西北戰略的帶動,環珠三角核心地帶以及外圍沿海及沿主要干線的縣(市)總體上經濟綜合發展力居于前列,環珠三角帶隆起明顯。

  兩大引擎:攜手共進開創新局面

  春江水暖鴨先知。珠三角增速首次“反超”相對欠發達的粵東西北,這表明經過持續調結構,珠三角經濟質量出現明顯變化,創新驅動已經初步成型。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地、第一經濟大省,廣東經濟走勢牽動著中國的經濟神經,珠三角和粵東西北正在發生的變化也備受關注。

  “珠三角重新崛起,粵東西北高速發展,廣東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的協調發展格局出現。”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有專家認為,未來幾年,珠三角與粵東西北將形成“你追我趕”的競爭態勢,在數據表現上可能會出現交替領先現象。

  更為可喜的是,據省統計局預測,2015年廣東GDP增速或達8%,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綜合指數預計提升至86%。這意味著,廣東增速有可能高于全國預期增速1個百分點。

  第一經濟大省率先走出“回暖”行情,對全國穩增長無疑是巨大的支撐。更為重要的是,廣東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抓手,堅定不移地推動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不僅為加快實現“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總目標打下堅實基礎,也為中國經濟企穩再突破指明了路徑——發達區域要實現“創新替代”、欠發達區域要形成“新增長點”。

  隨著你追我趕的區域競逐,珠三角與粵東西北更出現相互融合、攜手共進的嶄新態勢,讓人們看到更廣闊的空間。

  廣佛肇+清云韶,“3+3”經濟圈浮出水面,正是協同發展思路下的典型樣本。目前,6市正抓緊編制2016年重點工作計劃并已形成征求意見稿,重點合作項目或事項共50個。這里將打造成為珠三角帶動粵東西北振興發展的示范區。

  特別是面對新一輪的創新驅動發展機遇,可以想象,未來珠三角、深圳兩大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開足馬力,輻射到粵東西北更廣袤的產業腹地,珠三角與粵東西北協同創新,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生長,新增長點破繭而出,將迸發出無比巨大的產業能量。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引領下,珠三角與粵東西北這兩大引擎如何開創廣東發展新局面,更加值得期待。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