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業是我省主體數量最多、產值貢獻最大、吸收就業能力最強的經濟組織,促進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對推動廣東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更是推動廣東產業升級經濟轉型的重要力量。省政府去年出臺《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創新完善中小微企業投融資機制的若干意見》以來,廣東著力優化中小微企業融資機制,有力地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來自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9月末,全省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3.81萬億元。其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75萬億元,同比增長11.0%,占全部企業貸款的30%。近日,南方日報記者走訪省內金融主管部門、商業銀行、金融租賃公司、股權交易中心和科創型中小微企業了解到,在政府、金融界和企業等多方合力下,為中小微企業量身打造的創新型融資方式不斷涌現。不但商業銀行對中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加大,融資租賃、股權、債權、知識產權等新型融資比重也在增加。
佛山
銀行給企業貸款 政府提供風險補償
“我最感激的還是銀行放款的效率。”在佛山沃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郭小峰的眼中,時間就是互聯網公司的生命。然而,就在企業獲得的A輪融資還未到位時,公司卻急需資金進行系統升級改造,彼時的他面前有兩條路,一是以傳統方式向銀行申請貸款,不僅需要抵押,而且辦理時間不短;二是向小額貸款公司貸款,放款時間雖短但資金成本太高。
正當郭小峰為此焦慮時,一筆來自南海農商銀行的300萬元貸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原來,該銀行與佛山市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補償基金合作,推出了一款名為“政銀科技寶”的融資產品,專門面向佛山五區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這筆融資企業實際承擔的年利率與銀行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持平,只有4.35%,且一個月內就放款。
如此高效低息的貸款是如何做到的?對此,南海農商銀行科創支行行長葉志斌向記者介紹,這款為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度身定做的融資產品的最大亮點,就是獲得了政府的風險分擔,即一旦出現壞賬,上述風險補償基金將提供40%的風險補償。
據南海農商銀行有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支持創新型的科技企業,該行除引入政府風險補償機制外,企業通過“政銀科技寶”貸款還能享受政府貼息政策,貸款執行利率高于基準利率的部分全部由政府貼息。在多重保障之下,企業能夠以貼息后實際承擔基準利率4.35%的水平獲得最高1000萬元的貸款。而根據其測算,科技型企業辦理普通無抵押信用貸款,其必須支付的年利率一般在10%以上。
在廣東省省級區域股權市場——廣東金融高新區股權交易中心,記者了解到,該中心以廣東省國家級和省級高新技術服務區內的中小型創新企業為重點服務對象,致力于為企業開拓在銀行信貸以外的股權、債權、知識產權等直接融資服務。副總經理張興美則向記者介紹,該股權交易中心以服務廣東本地企業為主,在東莞、中山、汕頭、茂名、云浮、江門等10多個地市設立運營中心。成立3年以來,目前在該股權交易中心累計注冊掛牌的企業近2000家(其中掛牌企業有176家),為企業實現直接融資近20億元,掛牌企業實現直接融資比例占74.5%。已經有26家企業從這里走出去,轉入了新三板,還有2家正在轉IPO。
全省
粵中小微企業融資對接平臺初步建成
值得一提的是,省政府早在去年7月就出臺了《關于創新完善中小微企業投融資機制的若干意見》,從平臺建設、政府基金支持、增信支撐、間接融資、直接融資、創新融資工具、政府服務7個方面提出了18條措施,通過發揮政府的杠桿作用,撬動和引導更多社會資金投向中小微企業,實現金融資源供給對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的有效對接。
《意見》明確提出,建立廣東省中小微企業信用信息和融資對接平臺(下稱“融資對接平臺”),并將其列為各項措施之首。通過這一平臺,銀企雙方通過網絡,可以快速挖掘符合自身目標的信貸產品或客戶,無需面對面即可實現貸款申請、審核、授信,提升融資撮合效率,縮短融資周期。
如今,經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牽頭,聯系相關部門積極落實,這一平臺已初步建成。截至今年9月末,平臺系統軟件開發工作已基本完成,已有9個省級政府部門47個信息類的首批數據采集入庫;佛山、廣州、中山、江門、茂名、珠海、肇慶等市分平臺已初步建成并運行,累計實現融資對接1.5萬筆,金額4272億元。
“傳統信審有兩個劣勢,一是線下收集資料,效率不高;二是由于信息不對稱,銀行無法獲得企業全面的信用數據,所以往往需要貸款企業提供抵押物。但是,通過這個平臺,銀行可在線上將審貸和貸后管理過程大大縮短。”一位來自廣州的銀行業者說。
除建立融資對接平臺外,一年來,人民銀行廣州分行還在全國率先推出以信貸資產質押發放支小再貸款試點;聯合省經信委、財政廳等部門共同建成廣東小額票據貼現中心;聯合省科技廳等部門制定科技與金融結合促進創新創業政策措施,開展科技信貸導向效果評估。
據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行長王景武介紹,總體來看,金融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截至2016年9月末,全省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3.81萬億元,同比增長5.5%,其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75萬億元,同比增長11.0%,占全部企業貸款的比重為30.0%,同比提高1.7個百分點。
數讀
截至2016年9月末
全省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3.81萬億元,同比增長5.5%
其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75萬億元,同比增長11.0%
占全部企業貸款的比重為30.0%,同比提高1.7個百分點
截至2016年9月末
廣東小額票據貼現中心小額票據貼現余額26.47億元
比年初增加14.52億元,增長121%
辦理小額票據貼現加權平均利率為3.32%,比年初下降0.35個百分點
2016年1—9月
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累計發放支小再貸款16.04億元
帶動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資金傾斜
累計發放再貼現資金122.03億元
再貼現支持的中小微企業票據加權平均利率為3.24%
比市場利率低約0.28個百分點
專訪
廣東銀監局局長王占峰:三季度轄內小微企業申貸獲得率超九成
南方日報:面對經濟下行壓力,監管部門和銀行機構對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有什么措施?
王占峰:通過政策宣貫、監管約談、經驗交流、監測通報等多種方式,我們督導銀行機構優化產品、提高效率,加大對小微企業的信貸資源傾斜力度,實現小微企業貸款增速不低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貸款戶數和申貸獲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的“三個不低于”目標。
截至2016年9月末,轄內銀行機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超17億元,小微企業貸款增速高于轄內各項貸款平均增速,小微企業貸款戶數同比增長2.45%,小微企業申貸獲得率91.99%,全面完成“三個不低于”目標要求。
結合小微企業自身特點,廣東銀監局還積極加強與政府有關部門的溝通協作,開展“銀稅互動”助力小微活動,下發《關于做好“銀稅互動”助力小微企業活動有關工作的通知》,推動銀行機構對納稅記錄良好的小微企業進行增信,實現“降低小微企業申貸門檻,篩選銀行良好客戶,鼓勵企業規范納稅”的政銀企三方共贏。
南方日報:創新驅動戰略企業是未來廣東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目前針對這類企業的融資需求有哪些新招?
王占峰:今年初,廣東銀監局配合省發改委等部門,研究出臺《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實施意見》,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在科技資源集聚區設立專門從事創新金融服務的科技信貸專營機構。據初步統計,截至2016年6月末,轄內銀行機構在我省部分高新區、產業園區已設立了38家分支機構。
同時,根據《關于金融服務創新驅動發展的若干意見》,我們支持符合條件的銀行機構探索開展投貸聯動融資服務模式創新,并引導轄內銀行業在現有政策框架下,加強與創業投資、股權投資機構的合作,強化信息和資源共享,通過創新選擇權貸款、“基金+貸款”以及與集團內部公司聯動等模式,為近100家科技企業累計發放投貸聯動型產品貸款金額超過40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