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2017年全省經濟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在廣州召開。會議明確了今年廣東省經信工作主要預期目標: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左右,工業投資增長12%以上,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20%以上,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收入增長14%,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53.7%,單位GDP能耗下降3.7%。會議透露,廣東省將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實施“中國制造2025”,推進工業轉型升級,促進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著力振興實體經濟,實現全省工業經濟和信息化發展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發展基礎。
智能制造
建設“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
回顧:2016年,廣東省加快10個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建設,產值9300億元,增長10.7%。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全年新引進投資億元以上項目226個,總投資額1921億元。培育15家機器人骨干企業,工業機器人產量增長45.2%,新增應用機器人2.2萬臺,總量超6萬臺,保有量占全國約1/5。 2017年廣東將再接再厲努力建設“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加快發展智能制造,推進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提升制造業創新能力,壯大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推動珠江東岸電子信息產業高端化發展,推進軍民融合發展。
今年將新建3至5家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培育發展80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認定20個以上省級工業設計中心。推進佛山科力遠、江門沈陽機床等重點項目加快建設投產,力爭新引進、新開工、新投產億元以上項目260個、220個、150個,珠西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2%。培育100家超10億元的先進裝備制造骨干企業,形成20個產值超100億元的產業集群。
產業轉移
推動550個項目
轉移落戶粵東西北
回顧: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2016年廣東分類處置非國有規模以上工業“僵尸企業”39家,國有企業關停重組2394家,引導珠三角向粵東西北轉移項目超過500個。全年園區規上工業增加值超過2200億元,增長15%,粵東西北地區省產業園工業增加值占當地比重上升至28%;工業固定資產投資超過1600億元;全口徑稅收超過400億元,增長20%. 2017年廣東省將繼續深化實施去產能行動計劃,實施制造業質量提升行動,推進珠三角與粵東西北產業共建和產業轉移,深化培育大型骨干企業,促進民營經濟高水平發展。其中,將建設產業共建園區引導珠三角產業向粵東西北地區轉移。力爭推動550個項目轉移落戶到粵東西北地區。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廣東省還將培育大型骨干企業,加快民營經濟和中小微企業發展。培育10個省級民營經濟(中小企業)創新產業化示范基地,推動全省創新成果轉化超1000項。
工業投資
力爭全年實現
工業投資1.24萬億元
回顧:2016年全省工業技術改造投資3891.7億元,增長32.8%,帶動工業投資1.11萬億元,增長8.9%;開展技術改造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951家。推進政銀企合作,812個工業企業技改項目獲得融資727.83億元。
2017年力爭全年實現工業投資1.24萬億元,增長12%以上;工業技術改造投資4600億元,增長20%左右,引導800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施技術改造。發揮投資對工業穩增長的支撐作用。引導金融支持技改投資,爭取金融機構提供授信額度1500億元以上。抓重大工業項目落地建設,每個行業遴選二三十家龍頭企業進行重點跟蹤幫扶。
另外,繼續發展綠色制造,推進綠色低碳發展。今年廣東省力爭全年單位GDP能耗下降3.7%、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4%。以電機能效提升為重點推廣節能技術裝備,完成電機能效提升200萬千瓦。
大數據戰略
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
今年,廣東省將大力發展信息化培育新動能。大力實施大數據戰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實施“互聯網+”培育新業態。
廣東省信息化基礎較好,2016年光纖接入用戶累計達1975萬戶,光纖入戶率從上年的38.9%大幅提升至61.3%,4G基站、公共區域WLAN分別增長68.7%和26.7%。啟動珠三角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創建“互聯網+”特色小鎮,實施200個“互聯網+”試點項目。
接下來,將扎實推進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引進培育2家左右大數據核心龍頭企業、30家左右大數據服務和應用骨干企業;發展大數據眾創空間,加快培育3個創業創新孵化園。
2017年
主要預期目標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左右,工業投資增長12%以上,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20%以上,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收入增長14%,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53.7%,單位GDP能耗下降3.7%。
落實“中國制造2025”
2017年目標完成100個智能改造項目,培育20家以上省級智能制造骨干(培育)企業,培育15家機器人骨干企業,建設4個機器人產業基地,力爭機器人制造業產值達600億元,全年新增應用機器人2萬臺左右。
振興實體經濟
●力爭推動550個項目轉移落戶到粵東西北地區。全省產業轉移園力爭完成工業項目固定資產投資18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400億元,占粵東西北地區的比重提高到30%。
●2017年,力爭全年新增超100億元企業17家、超1000億元企業2家,總數分別達260家、25家。爭取新增主營業務收入超100億元的民營大型骨干企業7家、總數達103家,新推動2000家以上小微企業上規模。
信息化培育新動能
●至2017年底,全省新增光纖接入用戶600萬戶,光纖入戶率提升至79%,新增公眾移動通信基站10.3萬座、公共區域WLAN熱點4294個,廣州、深圳、佛山等珠三角城市公共區域免費WLAN全覆蓋。
●在先進制造、交通、物流、醫療、商務等重點領域新增50個以上“互聯網+”試點項目,爭取一兩家“互聯網+”特色小鎮達標認定。
推進綠色低碳發展
●今年廣東省力爭全年單位GDP能耗下降3.7%、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4%。以電機能效提升為重點推廣節能技術裝備,完成電機能效提升200萬千瓦。
●重點對水泥、造紙、印染等15個行業企業開展清潔化改造,全年完成清潔生產審核企業2000家。新增省循環化改造試點園區20家。啟動綠色制造試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