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召開的廣州市天河區九屆人大二次會議透露,天河區2016年GDP達3801億元。10天前,深圳市南山區公布去年GDP達3842億元,至此成功衛冕廣東經濟第一區。
廣東經濟第一區的較量,不僅是經濟總量的比拼,更是發展質量的比較。南山成功衛冕,得益于強大的科技創新力以及迅速崛起的總部經濟。而天河區是廣州的CBD,其科技創新和現代服務業近年來高速增長,經濟總量已連續10年排名廣州市各區第一。近年來,天河區與南山區的GDP差距不斷縮小,正從經濟大區邁向創新強區。
南山和天河搶位“廣東經濟第一區”的背后,是廣州、深圳這兩個廣東最大的經濟“發動機”正在開足馬力,全面升級創新、創業的展現。
搶位戰
南山險勝天河緊逼
去年9月,一則《廣州第一區GDP已悄悄超越深圳第一區》的網文廣為流傳,大意為:2016年上半年,天河區GDP達1695億元,南山區GDP達1663億元,南山區被天河區超越。
這是天河區在連續數年追趕中首次超越南山區。但從全年成績單來看,南山區依然以堅挺的數據捍衛了“廣東經濟第一區”之名:2016年,南山區GDP達3842億元,全年增長9.3%,GDP總量居全省區(縣)第一、全國區(縣)第三。
真正體現南山區強大競爭力的,是其傲視全國的科技創新產業以及迅速崛起的總部經濟。
數據顯示,南山區2016年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82家,總數達2223家;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5.88%,區域孵化能力蟬聯全國第一;貢獻了全國1/4的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總量突破1萬件。總部經濟方面,上市企業達125家,名列全國區(縣)第二。
追趕南山,天河區的發展態勢同樣驚人。數據顯示,2016年天河區GDP達3801億元,增長9%,總量連續10年居廣州第一。換個角度看,天河區每平方公里GDP產出高達27.7億元,高于北京海淀、深圳南山。
與此呼應,過去一年,天河區新增高新企業982家,每周誕生19家。新增“新三板”掛牌企業64家,增長1.9倍,累計97家。全區發明專利申請量9659件,增長82%。天河一路快跑,靠的是科技、金融、總部經濟的崛起。從2014年到2016年,天河區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其他營利性服務業占GDP比重從34%提升至43%,增長貢獻率從32%提升至50%。金融業也在加速集聚,金融企業達1168家,金融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從2014年的14.3%提升至2016年的22.5%。總部經濟發展仍然迅猛,引進世界500強企業項目10個,新增市認定總部企業19家,增長21%,累計108家。
開新局
誰將問鼎2017
今年,南山與天河繼續競逐發展。
天河今年將強化珠江新城、廣州國際金融城、天河智慧城“三區支撐”,從兩個方面發力:一是做大做強總部經濟和現代服務業,力爭2017年引進4個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二是培育發展創新型企業。2017年力爭新增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創新小巨人企業各超過200家,力爭全區發明專利申請量達到1萬件,力爭每年在天河落戶轉化的高校創新項目超過20個。
在天河區GDP總量中占據重要地位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今年也將發力升級。天河“互聯網+”小鎮今年將培育2—3個“互聯網+”新興產業集群,3年內小鎮或達千億級產業聚集規模。
而連續多年蟬聯廣東經濟第一區的南山區,也在出招。南山區今年主抓兩件事:一是捍衛科技創新優勢,二是高舉總部經濟大旗。
在科技創新層面,北大、清華、國科大、天大—佐治亞等一批著名高校深圳校區將加快落地建設,打造華南地區高等教育重鎮。在總部經濟層面,南山區將面向全球吸引更多世界500強企業來南山設立總部;完善總部經濟政策措施,支持騰訊、中興等本土企業做大做強,進軍世界500強。此外,南山還將打造一條貫通深圳灣、后海、蛇口、前海的環南頭半島總部經濟帶。
對于“廣東經濟第一區”的競逐,廣東省社科院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認為,天河和南山反映出廣州、深圳兩座城市的各自優勢,雙方都可以學習對方的強項,轉化為自己的優勢。
丁力表示,天河具有總部空間集聚顯著、價值鏈空間整合突出、現代服務產業特色明顯和智力資本密集度高等特點,具備了良好的綜合創新要素和優良的創新環境,形成了獨有的創新模式與創新機制。
“南山的后勁很強。”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常務副院長郭萬達表示,隨著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后海總部經濟區等加速發展,南山區的優勢將進一步凸顯。
■觀察
區級“經濟賽跑”增強廣深帶動力
通過5年持續追趕,天河區與南山區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已從5年前的426億元縮小至去年的41億元。
“我覺得南山和天河的繁榮,很大程度都來自良性的競爭,來自共同進步的競爭。”郭萬達認為,創新發展本身就需要競爭。
今年省“兩會”提出,廣州、深圳這兩大廣東經濟“發動機”,要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開足馬力,進一步釋放創新、創造、創業輻射帶動能力。
“這就要求廣州、深圳進一步提升自身實力,并強化對周邊地區的輻射作用和帶動擔當。”深圳大學管理學院教授馬敬仁表示。
這種帶動力,在南山、天河這兩個經濟大區身上也不斷體現出來。比如,總部位于深圳市南山區的中興通訊,兩年前在河源高新區拿了一塊3000畝的地用作生產基地。去年底,基地一期試投產,預計5年內產值達1000億元。
除了帶動周邊地區發展,廣深之間的合作也在兩區競賽中逐步成形。比如,南山企業中興通訊,在天河開辦中興通訊廣州研究院,加速天河智慧城大數據等產業集聚發展。
丁力認為,天河是省會城市CBD,這是核心競爭力所在,應該充分發揮在全省經濟發展中的領頭羊作用。他還表示,南山外部生態環境好,市場化營商環境好,吸引了100多家企業總部聚集。這些總部企業,也帶動了周邊地區如東莞、惠州甚至更遠地方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