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要聞動態 > 投資動態

廣東探索產業共建 粵東西北每市力爭新形成產值超500億元產業集群

時間 : 2017-08-18 17:34:46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編者按

  2016年,廣東提出產業共建,推動同一產業、企業在珠三角和粵東西北整體布局、一體發展,形成同一水平、優勢互補的分工合作格局。2017年8月21日,我省將召開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暨產業共建工作現場會,總結部署相關工作。產業共建模式效果如何?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是否改善?營商環境能否優化?為解答上述疑問,本報派出三路采訪組深入粵東西北地區調研,今起推出“產業共建·跨越發展”系列報道。敬請垂注。

  從2016年至今,短短一年多的時間,粵東西北1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種全國少見的新型產業發展模式日益成勢。

  廣東在對口幫扶中摸索出了產業共建的成功經驗。產業共建不是傳統的落后產業轉移,更不是污染企業轉移,而是推動同一產業、同一企業在珠三角地區和粵東西北地區整體布局、一體發展。廣東要打造跨區域產業鏈,形成同一水平、優勢互補的區域產業分工合作格局。

  一眾龍頭項目是其中的“明星”,各地不斷探索和復制“總部+基地”“研發+生產”等共建模式。

  2017年前6個月,8個珠三角和粵東西北對口共建產業園一共引進了103個超億元工業項目。產業共建主要載體——省產業園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了15.4%,達1188.6億元,全口徑稅收同比增長了13.6%,達240.2億元。

  龍頭帶動

  “比亞迪連續兩年在濠江片區投資!”

  粵東西北要振興,就要打破區域發展不協調的問題,改變這里產業基礎薄弱、內生發展動力不強的狀況。

  省委、省政府2016年先后部署產業園區提質增效和產業共建工作,讓珠三角和粵東西北一體化發展,粵東西北每市未來五年都要新形成產值超500億元的產業集群。從省到市,開始緊鑼密鼓抓項目,特別是億元以上大項目和龍頭項目。

  記者調研發現,該部署總體進展較快,成效初步顯現。

  在廣東省產業轉移園承接珠三角產業梯度轉移對接大會上,270多家珠三角行業商協會、企業踴躍表達到粵東西北發展的意向,現場就開始和各個省產業園區對接。

  在珠三角地區對口幫扶粵東西北地區推進產業共建工作會議上,28個產業項目簽約,計劃在裝備制造、新能源、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領域投資287億元。

  “比亞迪2016年和2017年連續兩年在汕頭產業轉移工業園濠江片區投資!”比亞迪總裁辦公共關系部經理徐磊告訴記者,去年投資的“云軌”軌道交通項目今年10月投產,項目建成后產值超100億元。今年投資的3D玻璃制造項目將被打造成比亞迪核心智能制造基地,用工人數超過1萬人,年產量達9000萬片,預計年底就能試產。

  汕頭市經信局副局長鄭宗武發現,一個個優勢產業集群正悄然興起。汕頭輕工裝備企業聯盟看好比亞迪前景,8家企業抱團在濠江片區建1500畝的輕工裝備產業園,爭相為大項目做配套。同在濠江片區的中海信項目孵化樓工地現在熱火朝天,未來要引入300家企業,每年創造超過100億元的產值,為當地創造10億元稅收。

  今年上半年,87個省產業園爭相引進龍頭項目。其中,8個市級共建產業園一共引進了103個超億元工業項目,43對珠三角區(鎮)與粵東西北縣(市)開始了園區幫扶和產業對接。河源中興通訊、汕尾比亞迪、清遠金發科技、湛江寶鋼、茂名巴斯夫等一批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金量高、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相繼建設或投產。

  初見成效

  “西伯利亞”變投資創業“小金三角”

  在龍頭項目崛起之際,記者調研時發現,各個省產業園普遍成立了協調聯席會、園區管理機構和投資開發公司三級管理體制,初步建立市場化運作架構。今年以來,粵東西北正在成為珠三角產業拓展首選地和先進生產力延伸區。省產業園成為粵東西北打牢產業基礎,做大經濟總量的重要增長極。

  “廣清產業園從清遠‘西伯利亞’變成投資創業的‘小金三角’。”該產業園管委會副主任王勁高興地說,不到兩年時間,廣清產業園57個項目動工,13個已投產,還有90多個項目正在洽談。

  過去,清遠工業以建材業為主。在產業共建過程中,龍頭企業發揮牽引作用,歐派、奧地利百隆、美國美寶、中科院器官移植等159個項目星羅棋布,總投資615億元,達產后年產值預計達1813億元。產業園已形成先進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新材料、電子信息四大產業集群。

  記者在清遠看到最令人振奮的景象是,清遠各區縣都爭搭廣清產業園的“快車”,通過人大建議、政協提案等形式提出合作發展訴求。現在,廣清產業園正計劃“南擴、東進、北上”,與廣州開發區共同合作,打造出一條“創新合作產業走廊”。

  清遠的故事,也在粵東西北多個工業園上演。比如梅州積極引進廣州汽車產業,廣汽集團廣汽部件、廣汽華德、廣達物流3個項目有望年底建成投產。在此帶動下,廣梅產業園目前新簽約了29個項目,預計將帶來146億元年產值。

  彎道超車

  搶先布局新支柱產業

  誠然,廣東低端產業占比仍然較大,新產業尚未挑起大梁。這一點在粵東西北尤甚。不過,隨著產業共建的推進,粵東西北局部地區出現了“彎道超車”,多地主動打造高端電子信息、先進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我省支持發展的新支柱產業。

  原本以石材聞名的云浮,在培育“四新一特”新興產業時利用佛山對口幫扶契機,參與珠三角產業分工,在云計算、大數據、生物制藥、先進裝備制造等領域創建了27家產業技術研發平臺,大力發展高新技術企業。我國超硬材料行業綜合實力排名第三的順德奔朗新材料科技公司在佛山順德(云浮新興新成)產業轉移工業園投資,制造部經理桂林志說:“云浮公司配置全自動設備,生產效率比珠三角總部還要高50%。”而在奔朗附近,記者看到日新集創精密檢測裝備、泓銳高分子加工、凌彩百川高分子特種制品等6個新材料項目已經相繼落戶,凌彩百川更是已全面投產。

  深圳寶安(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管委會主任楊海華透露,從珠三角全產業鏈引進空氣能產業后,全國空氣能十大品牌的紐恩泰、華天成、聚騰等已在龍川建成投產。在全國十大電子品牌企業之一的景旺電子公司帶動下,龍川在今年初又成功集聚10余家光電顯示企業抱團落戶產業園。

  傳統鋼鐵重鎮韶關,則積極與東莞開展高層次的產業共建。比如利用建設“華南數谷”的機遇,大力發展以大數據產業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又如都市麗人公司在韶關打造現代化生產基地,該基地不再是總部勞動密集型模式,而是通過采購新型自動化設備,降低用工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東莞市副市長,韶關市委常委、副市長萬卓培的話很適合總結此輪產業共建展現的新趨勢:珠三角企業并不是把生產環節“平移”到粵東西北,而是在轉移的過程中實現了“升級”。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