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年前的中國,古人使用什么樣的瓷器?佩戴什么樣的首飾?24日,一場關于“南海I號”的展覽“空降”大學城。該展覽作為“‘一帶一路’進校園”系列首場活動,在華南理工大學大學城校區圖書館正式開展。展覽將持續至2020年2月9日。
展覽由華南理工大學圖書館與“世界三大著名沉船博物館”之一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聯合主辦,展出海量歷史圖片和大量珍貴實物。
活動上,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館長曾超群講述了“南海I號”古船的打撈、考古、保護及歷史研究,讓廣大學子全方位了解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他表示,800年前的古沉船“南海I號”為海絲千年傳承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佐證,目前,“南海I號”已發掘出文物超過18萬件,并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廣東海上絲綢博物館還擬在博物館旁邊打造一個廣東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他提到。
“我們在進行文化傳播的同時,也做科學研究,支持學生到敦煌、‘南海I號’開展學術、文化活動。”華南理工大學圖書館館長范家巧表示,展覽將文化傳播、科技普及、人才培養結合起來,既展現了中國文化的魅力,也拓展了文化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