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據佛山海關駐禪城辦事處說明,盡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今年1—2月禪城區外貿依舊保持較好的增長態勢,進出口總值104.3億元,同比增長22.8%;其中,出口89.2億元,增長36.4%,進口15.1億元,下降22.8%。禪城區外貿中新貿易業態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進出口值合計占外貿比重37.4%,對同期禪城區外貿增長的貢獻度達196.5%。
出口商品方面,出口機電產品34.6億元,增長37.6%;紡織服裝6.8億元,增長89.8%;家具及其零件6億元,增長89.7%;玩具3億元,激增33.2倍。進口商品方面,進口消費品1.2億元,增長18.5%;其中日化用品類0.1億元,增長2.2倍。
出口國家及地區方面,1—2月,禪城區對前三大貿易伙伴東盟、非洲和歐盟分別進出口24億元、16.6億元和10.6億元,分別增長46.8%、39.6%和34.6%。對“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和地區進出口45.5億元,大幅增長49.3%,占禪城區外貿的43.6%。
受益于佛山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及商務部擴大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等政策利好,今年1—2月,禪城區外貿中新貿易業態(包括市場采購和通過跨境電商平臺進口)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進出口值合計占外貿比重37.4%,對同期禪城區外貿增長的貢獻度達196.5%。在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均下降的情況下,新貿易業態成為帶動禪城區外貿發展的重要力量。
佛山海關駐禪城辦事處分析,1—2月禪城區外貿呈大幅增長主要得益于去年同期較低的基數效應,疊加節前效應以及諸如紡織服裝等勞動密集型產品“搶出口”的綜合影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貿易活動中斷,加上外貿生產企業復工時間晚于往年,外貿企業訂單大幅減少,對禪城區外貿負面影響陸續顯現。隨著近期國內疫情防控取得積極成效、各項政策措施逐步落實、外貿企業復工復產步伐加快,給外貿帶來有利支撐。
佛山海關駐禪城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日前該辦已出臺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十二條措施,涵蓋建立綠色通關機制、延長稅單繳款期限并免征滯納金、推行“零接觸、網上辦”服務模式等方面,切實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為合規外貿企業減負助力,推動禪城區外貿在穩中提質中不斷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