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海運智能大通關改革、完善新冠疫苗和試劑快速通道、探索出境郵件“陸海空”聯運綠色通道……近日,為全力推動海關總署促進外貿保穩提質十條措施落地見效,黃埔海關出臺20條細化措施(下稱“措施”),力爭解決外貿企業“痛點堵點難點”。
中歐班列貨物通關將進一步提速。目前,黃埔海關共有東莞石龍、常平,黃埔新港,增城西站4個中歐班列站點,今年1—4月發行班列114班次、貨值24.3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1.11%和21.10%。在此基礎上,海關將深入開展鐵路“快速通關”業務,建立完善國際班列業務協調機制,持續提高境內段鐵路進出口貨物轉關運輸通行效率和便利化水平。
同時,措施還提出,重點推進海運智能大通關改革,拓面增量,實施精準監管、順勢監管,進一步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高口岸通關時效。
完善新冠疫苗和試劑快速通道是另一亮點。為實現粵產新冠疫苗和試劑“快通關”,黃埔海關優化新冠病毒疫苗和檢測試劑審批流程,力爭“即到即辦”。以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出口為例,此類特殊物品一般需要2—3天審核。目前,黃埔海關所屬蘿崗海關已開通防疫物資快速通道,企業申報放行時間大幅壓縮,實現了“快速申報、當天放行”。今年1—4月,黃埔海關所屬蘿崗海關共審核驗放新冠檢測試劑2288批次、4.27億人份。
此外,措施還提出,依郵政公司申請研究開通臨時郵路,制定出境郵件“陸轉海”業務監管方案,疏緩受疫情影響積壓的出境郵件。為探索出境郵件陸海空聯運綠色通道,海關進一步優化監管流程,通過一體化智能生產流水線完成國際郵件的快速收寄分揀,將海關監管嵌入郵件生產環節,大幅提高郵件出口效率,助力“廣東制造賣全球”。
近日,在海關與地方政府共同推動下,東莞再次開辟國際郵件“海+空”聯運郵路。“與傳統的陸路跨境運輸相比,‘陸轉海’模式可以不受車輛、跨境司機、接駁司機等資源不足的限制,安排生產發運計劃更加靈活,豐富了國際郵件的出境物流渠道。同時,采用單批次大批量的集裝箱裝載運輸,有助于壓縮單件郵件的運輸成本。”東莞國際郵件互換局負責人張樹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