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中秋佳節,海外市場對潮式月餅需求增大,為保障潮式月餅順利擺上海外餐桌,汕頭海關加強源頭監督和日常管理,提高企業品控水平,確保符合進口國檢疫要求,讓海外僑胞感受濃濃的“家鄉味”。近日,汕頭市蘇南糖果廠有限公司生產的670箱潮式月餅順利出口新加坡,這是汕頭潮式月餅首次出口新加坡。
《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后,乘著這股東風,汕頭的海鮮產品、工藝紙盒、塑料制品等這些在國內外市場廣受歡迎的特色產品,其出口競爭力進一步提升,拓展了更為廣闊的市場。
在國內國際雙循環背景下,對外,潮貨加速“出海”開拓市場;對內,“消費熱”持續發力。汕頭海外市場開拓與內需拉動“引擎”雙雙發力,促進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1—7月,全市進出口總額480.8億元,同比增長11.9%。其中,出口額396.4億元,同比增長14.4%,增幅比上半年提升5.6個百分點。
充分挖掘享惠空間??
激發粵東外貿企業新動力
近日,經汕頭海關所屬汕頭港海關監管,廣東振豐科教玩具有限公司申報的7.1噸慣性車等塑料玩具順利裝船發往泰國。
“RCEP各成員國技術性貿易措施體系要求不一、獲取渠道也不同,海關推送RCEP技術性貿易措施指南,還附有法規原始鏈接和溫馨提示,幫助我們高效便捷地掌握目標市場的準入門檻。”廣東振豐科教玩具有限公司報關業務聯系人陳益庭向海關表達感謝。
陳益庭所說的“RCEP技術性貿易措施指南”是汕頭海關“RCEP政策紅利釋放行動”的亮點之一。對于進出口企業而言,及時掌握RCEP相關內容是借助政策紅利開拓市場的先決條件。該關組建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應對專業團隊,分析梳理玩具、紡織等產品的準入要求,以圖文表格方式直觀解讀100余項要求,通過“12360海關熱線”“粵東E通關”等新媒體發布解讀文章。同時,該關聚焦重點行業和企業開展“一對一”輔導,實現從“企業被動找”到“海關主動講”的轉變,指導行業和企業用好成員國降稅、區域原產地累積規則等協定條款,挖掘享惠空間、拓展市場。
“憑借海關簽發的RCEP原產地證書,我們的紙制品出口泰國享受零關稅,客戶得了實惠,更愿意選擇我們的產品,這就是雙贏。”汕頭市哈狄貝爾貿易有限公司關務經理黃少芝介紹,今年1—7月,該公司在泰國享受進口關稅減免約44萬元。
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汕頭海關為粵東企業簽發RCEP成員國各類原產地證書8500份,簽證金額達28億元;辦理RCEP項下進口享惠貨值約1.12億元,支持進口企業減讓稅款650多萬元。
多措并舉帶動需求??
打造消費場景引消費“活水”
近期,特色鮮明的夜市攤檔為汕頭“夜經濟”增添新活力。汕頭市多家大型商業綜合體利用門前廣場等,引導鼓勵和支持經營者開展露天集市等消費新模式,創新夜間消費業態,提升夜間經濟活力,增添城市的“煙火氣”。汕頭市還在備受群眾熱捧的東海岸片區,規劃建設700米疏導區,計劃設置140個攤位,促進“夜經濟”繁榮有序發展。
事實上,這也是汕頭市豐富消費場景的行動之一。如何更好地拓展消費場景,是促進消費提質擴容的關鍵。近年來,圍繞建設區域消費中心城市,打造區域商貿高地,汕頭市以商貿重大項目為支撐,夯實消費硬件基礎,積極發展商圈經濟。
三年來,汕頭市兌現獎補資金5000余萬元,激發商貿企業做大做強的積極性。今年,汕頭市進一步出臺新一輪暖企惠企政策,對符合條件的汽車給予每輛5000元的補貼,帶動汽車消費1.78億元,促進汽車市場加快恢復。
圍繞促消費,汕頭市分兩期開展“2022汕頭歡樂購”系列消費券發放活動,共計投入2000萬元財政資金用于向市民群眾發放政府消費券,兩次消費券核銷率達94%以上,直接撬動5.62倍交易比,成功帶動本地消費需求、提振商家信心、助力市場復蘇。
為幫助汕頭市紡織服裝、玩具、禮品等傳統產業外貿企業開拓“兩個市場”,汕頭市發揮廣交會、進博會、服貿會及“粵貿全球”“粵貿全國”等重點展會作用,組織企業高質量參展。今年5月,首屆中國·潮汕國際紡織服裝博覽會在汕頭舉行,不僅簽訂了47.3億元意向訂單,還收獲多個“國字號”產業基地稱號。
時隔兩月,汕頭乘勢而上,借助服博會外溢效應,指導汕頭市紡織服裝產業協會開展全國潮品巡展之旅,推動汕頭“名品、名企、名產業”走向全國,擦亮“汕頭織造”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