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廣東分署1月28日發布數據稱,2022年廣東省內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進出口1.14萬億元,同比增長13.2%,占同期廣東省進出口總值的13.8%。其中出口5579.7億元,同比增長14.1%;進口5853.57億元,同比增長12.4%。目前廣東已有16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其中綜合保稅區11個。
海關總署廣東分署自貿區和特殊區域發展工作處處長黃祖活介紹,當前綜合保稅區業務從保稅加工、保稅物流拓展到融資租賃、檢測維修、銷售服務等,吸引了一大批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拉動力強的企業入駐,區內多元化發展、創新發展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省內綜保區分撥集拼業務較為成熟,2022年區內保稅物流進出口超5000億元。目前,南沙現已形成全球優品、塑料粒、汽車、美酒美食、生物醫藥、跨境電商樞紐基地、保稅散貨集拼基地等國際分撥業務產業集群;黃埔綜保區則形成有色金屬集散中心,2022年進出口有色金屬貨值89.28億元,同比增長17%。
融資租賃業務也是綜保區一大亮點。注冊在綜合保稅區內的企業可進行進口飛機、船舶和海洋工程結構物等大型設備的融資租賃業務。廣州白云機場綜保區是全省首個開展飛機融資租賃實貨監管的綜保區,2022年該區在廣州海關支持下應用“異地委托監管”,為企業節省調機成本20萬元每趟次,飛機落地至驗放用時壓縮至1小時內。
保稅維修模式不僅進一步拓寬了企業的維修業務范圍,企業還可享受多項進出口流程簡化及稅收優惠政策,節約成本優勢明顯。其中,深圳福田保稅區充分利用直接對接香港的優勢,吸引蘋果、中興、聯想等品牌維修業務落地。
今年,珠海高欄港綜保區、湛江綜保區有望封關驗收。珠海高欄港綜保區已簽約項目13個,拱北海關出臺10余項改革措施支持生物醫藥、半導體芯片、裝備制造等高新技術、高附加值項目和新興業態發展;湛江綜保區已有9個項目入區,力爭打造大宗商品保稅加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