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展區內,采購商往來不絕,鴻蒙自研智能終端操作系統、萬物互聯應用產品備受關注;另一個展廳內,比亞迪成為熱門“打卡點”,無人駕駛技術機器人車等多款產品驚艷亮相。
9月17日,第二十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以下簡稱“東博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在廣西南寧舉行。走進東博會,廣東與東盟產業互補、合作共贏的圖景更加清晰: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下,雙方貿易往來更緊密、跨境布局更深入、產業協作更精細,經貿合作新動能不斷涌現。
前8月進出口增長3.1%
廣東與東盟經濟合作更緊密
本屆東博會上,比亞迪精心打造了200多平方米的展區,集中亮出多款新能源汽車和無人駕駛技術機器人車,展示出對東盟市場的高度重視。
“今年是中國和東盟建立戰略伙伴關系20周年,也是比亞迪汽車進入東盟市場10周年,比亞迪將在中國和東盟搭建的合作平臺上,積極參與新興產業的務實合作,為雙邊協作發展貢獻力量。”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曾公開表示。
不止比亞迪,廣汽傳祺、廣汽本田、深圳華為技術、華大基因、邁瑞生物、珠海潤鼎智能等一批廣東參展企業的行動,折射出廣東與東盟經貿合作新趨勢:更緊密的貿易往來、更深入的跨境布局、更精細的產業協作。
廣東省商務廳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2年,廣東與東盟外貿進出口規模連續5年保持增長。2020年,東盟首次超越香港成為廣東第一大貿易伙伴,這一地位保持至今。
雙方貿易的良好增勢正持續擴大。據海關總署廣東分署最新統計,今年前8月,廣東對東盟進出口8577.2億元,同比增長3.1%;其中出口4925.7億元,同比增長11.6%。從規模看,越南、馬來西亞、泰國為前三大貿易伙伴,合計占廣東對東盟進出口總值的61.9%;從增速看,廣東對老撾、緬甸和新加坡進出口增速位居前三,分別增長120.6%、44.4%和32.3%。
在對外承包工程方面,2018年,廣東在東盟實現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營業額分別占總體市場的20.66%、20.78%;2022年,上述兩項比例已分別提升至22.83%、25.73%。
近水樓臺先得月。對東盟來說,廣東是進入中國大市場的首站;對中國來說,廣東是走向東盟的重要樞紐。雙方源遠流長的歷史聯系,成為跨區域經濟合作的重要紐帶。
如今,越來越多的廣東企業“兩條腿走路”,爭取實現產業布局和資源配置效率最大化:一邊抓投資建廠,推動本土化發展;一邊抓跨境電商,享受數字化紅利。
今年3月,比亞迪首個海外乘用車生產基地在泰國動工,預計明年量產,這是其“乘用車出海”項目的重要一環。
“近10年來,東盟市場消費升級明顯,中端產品需求增強,消費群體更加年輕化。”佛山卡蛙科技經銷分銷渠道銷售副總監洪景鴻說,尤其是Shopee、Lazada(東南亞知名電商平臺)以及東盟各國本土電商平臺正迅速崛起,新技術加快發展、新產品需求大增、物流條件不斷改善,都為中小企業全面布局東盟市場提供了有力支撐。
互補條件日益成熟
推動區域產業鏈深度整合
“過去,在東南亞受歡迎的‘中國制造’不少是10多年前的產品。但現在,東南亞消費者最喜歡買的都是當下中國最流行的新產品。”帶著最新研發的智能家電參展本屆東博會,廣東順德村田電器海外銷售總監關文海感觸頗深。
從貿易商品來看,今年前8月,廣東對東盟的主要出口商品為機電產品、塑料制品和服裝,其中機電產品出口2678.4億元、增長2.8%,塑料制品出口246.7億元、增長15.2%,服裝出口181.7億元、增長10.2%。而在進口方面,機電產品、農產品為主要進口商品。
隨著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國際貿易數字化轉型風口來臨、雙方經貿交流合作日益深入,供給端與需求端的“代溝”正在抹平,廣東與東盟產業互補互促的條件更加成熟,區域產業鏈進一步深度整合。
從雙向投資看,今年前7月,來粵投資的東盟企業363家,同比增長71.23%,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同比增長67.68%。截至今年7月底,廣東企業對東盟投資額達49.55億美元,其中投資最大的前三個國家依次為新加坡、印尼、越南。
多家廣東企業認為,東盟地區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人口紅利和流量紅利,物流、支付和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在此基礎上,地理優勢與產業鏈優勢疊加,讓“廣東研發+東盟生產+全球銷售”等產業分工模式加快落地。
“廣東與東盟各國距離近,而且本身擁有完善的產業鏈,不僅有利于面對面的考察、交流,也節省了跨境布局的成本,有利于企業整合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清遠思凱沃家具有限公司海外銷售總監趙高飛認為。
營商環境更加便利,也為廣東企業進一步深耕東盟市場插上雙翼。“伴隨著貨物量增加,各類配套服務例如物流、快遞也發生很大變化,以前長達數周甚至一個月的清關、國際運輸時間被極大縮短,運費也大幅降低,為我們創造了很多便利。”優必選科技相關負責人說。
聚焦新一輪產業變革
加快培育合作新動能
“此次參展的廣東企業,涵蓋智能裝備、數字技術、電子電器、新能源、食品包裝機械、綠色建材等優勢產業。我們還專門組織了深圳高新技術企業、佛山(順德)外貿轉型升級基地企業集中展示,廣州、佛山、清遠、云浮、梅州、肇慶、茂名等地市超100人的貿易采購團參會。”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積極搶抓新機遇,助力廣東企業拓展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
開放與創新,是廣東不變的“基因”。展望潛力無限、快速增長的東盟市場,廣東更需要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發揮互補優勢,聚焦合作共贏,培育合作新動能,增強競爭新優勢。
市場一線已快速展開了行動。在本屆東博會同期舉辦的越南—中國經貿對接會上,20多家粵港澳大灣區企業與70多家越南采購商一對一洽談,達成了一批意向訂單,合作領域涵蓋智能生活、食品飲料、大健康、科技面料、食品包裝設備、汽車零部件、新能源汽車及工程機械等領域。
在優必選的規劃中,未來,除了繼續夯實已有的人工智能教育、智慧行業等業務,該公司還將向東南亞的養老人群提供智慧康養全場景解決方案。同時,推廣人形機器人在東南亞工廠的應用也將是一大重點,它能協助工廠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促進生產力發展。
“這是世界上最特殊的市場之一,東盟10國的語言、文化、政策大不相同,市場的需求也各有特點。”優必選科技相關負責人認為,一方面,企業需要深入實地調查,配置足夠強大的海外團隊,因地制宜的生產、匹配適合市場需求的產品,以不同的策略去面對不同的市場;另一方面,東盟各國對產品準入都有本地認證需求,政府可以在產品認證、標準制定方面發力,給予企業更大幫助。
來自政府、企業、商協會的更大合力也將持續發揮作用。“接下來,我們還將充分發揮好‘順德制造’的產業鏈優勢,做好區域品牌推廣,在東南亞、南亞、南美、東歐等地區設立順德名優產品境外展示中心,進一步擴大廣東優質產品的海外知名度和影響力。”佛山市順德區中小企業促進會副秘書長黎巧嫦說。